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小桥流水旁的生态农庄 怡人

眉山日报 2017-07-10 12:58 大字

洪峰有个村,叫中咀村。听闻村上有个生态农庄,由当地村主任和两个大学生合力打造。农庄依山而建,于松林之下,散养着各种家禽。常有外地人,慕名前来休闲徒步,采购美味。一次兴起,我们也驱车前往购买。

车子沿着仁青路行驶一段距离,右转进入一条乡间公路,车行不久,突然没进一片金色的海洋。道路两边,铺天盖地的油菜花和着春初的嫩色,像打翻的颜料,从山坡一直流淌下来,又蜿蜒过去,消失在山的拐点。今年春天,因为气候特别寒冷,油菜花的花期格外长。之前我已经去青岗菜花坞看过菜花,并且写了一首小诗《菜花坞里菜花香》,没想到,过了两周,居然在这里看到了更美更令人震撼的菜花。

原来最美的风景,总是藏在人们所不知道的地方。

问起这个地方,才知道原来属于古建乡,合乡之后归于洪峰。怪不得我在洪峰生活了十几年,居然没能发现这方美景。

我们进入小桥生态农庄,村主任一家正围坐在竹下凉亭里吃午饭。见到我们,即起身相迎,邀我们共进午餐。我们婉拒之后说明来意,村主任放下碗筷便带我们参观后山的养殖基地。山路右边,是一片橘林,依稀还有些未摘的橘子点缀其间。刚走没几步,一群各色的家禽就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村主任说它们见人上山便以为是要喂养它们。然后从木屋里拿出小半袋玉米,撒在地上。再往上,是一大片松林。林间有围网,上面也在松枝下罩住,穿插松林间,却没有破坏任何一棵树木。围网里面散养着野鸡、孔雀之类的禽类。有的卧着,有的在地上追逐,有的立在枝头,阳光透过松林,洒在七彩的羽毛上,唯美如画。

从松林出来,是一大片桑树地。一只老母鸡带着几只小鸡,在其间觅食。出于好奇,我问村主任为什么这只母鸡才只带了这几只小鸡呢。他笑着说,这些鸡漫山遍野地跑,鸡蛋也下得到处都是。有些没有找到的鸡蛋,母鸡会把它们孵成小鸡,又带出来觅食。站在山上,近处几畦水田,有鸭子游来游去。田埂上,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田里有耕种的农夫。菜花间来时的路,像一条飘带,蜿蜒而去。远处的竹林里,升起了袅袅炊烟。闲花彩蝶,微风暖阳,鸡鸣山谷,耳萦松涛……这一切,好像书里那个叫桃花源的地方,美得像一个梦,落笔词穷。

村主任说,他们的鸡鸭都散养在山上,只喂养粮食蔬菜和草叶,所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周边市县顾客的青睐。现在与两个大学生合作,更是通过互联网,把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常常供不应求。各种蛋类,早早就被大城市的超市、生鲜店预订了。他还说,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在乡党委支持下,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让村民按他们的模式生态养殖,他帮忙销售,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我们要的乌骨鸡,装在精美的竹篮里面,装鸡蛋的则是一个中国风的水墨画纸盒。村主任递给我的时候,我注意到上面有首名《桃山村居》的小诗:桐叶曾荫青瓦房,鸡鸣山谷夏日长。雨绣小桥闲花落,风送泥土几缕香。诗未署名,我问其出处,村主任颇为自豪地说是合伙的一个大学生写的,桃山就是这座山,叫桃儿山。他随即还谈到了他们正准备合力打造一个数百亩的生态果园。我不由一惊,才知道小桥生态,取自小桥流水人家之意。原来诗从来都不在远方,生活也从来不缺少诗意,只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让我更为感慨的是,那些年的大学生努力冲向城市,而这些年的大学生终愿回归乡村。当乡村的资源、美丽,与年轻的知识、才华碰撞到一起,我有理由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绚烂。

(节选自印象洪峰)

新闻推荐

棚改一线的“红色身影” ——经济区北城街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棚改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晓丽7月3日晚上七点半,经济区北城街道长松社区辛正村村委会一面挂在墙上的鲜红党旗格外醒目。村党支部书记徐小雷正召集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代表,就即将开始的整村棚改拆迁工作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