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尊严

青岛早报 2017-06-08 00:00 大字

作者:张祚臣简介:作家、学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有随笔、散文、杂文、历史笔记等。近年来从事文化和思想史的写作

在寂静无声的暗夜里,总有一些温暖的光亮就像港湾里航灯一样照耀着人们回家的路。某书店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不管是夜读的市民、自习的大学生,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邋遢的流浪汉、城市的拾荒者,书店对待他们都一视同仁。哪怕只是进来休息,书店也一样给予充分的尊重。

这当然在一般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行善”行为。显然外来务工人员、流浪汉、拾荒者都不太可能是潜在的消费者,如果从单纯的商业观点来看,书店的行为有点得不偿失,可是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书店与顾客,不管其身份如何,他们都共同收获了一种叫做“尊严”的东西。

书店在选择没有分别地对待所有顾客的时候,也选择了尊严;进入书店的市民、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流浪者、拾荒者,他们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当然也有不可褫夺的权利,因而也应该享受一份尊严。

无独有偶,记得曾读过一篇小文,洛杉矶的一家咖啡馆,许多顾客在自己消费一杯咖啡的时候,往往会多买上一杯,让服务生写一张纸条贴在墙上。当流浪汉和买不起咖啡的穷人进来后,看到墙上的咖啡纸条,就会说:“来一杯墙上的咖啡”,服务生就会毕恭毕敬地奉上一杯已经付过钱的咖啡。这样既避免了施舍者的尴尬,也给了穷人以最大限度的尊严。

只有在充分尊重个体的权利的时候,才会享有尊严。能否将尊严无有滞碍地施予每一个人,是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标志。但愿在这方面,一个都不能少。

新闻推荐

高考改革会取得哪些进展与突破?

今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地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两地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成为全国高考...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