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明不是靠“领导挨宰”来倒逼的
□李晓亮
5月3日上午,江西萍乡召开“文明交通行动年”活动动员大会,整治交通乱象。会上,萍乡市委书记李小豹讲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乘坐出租车时,司机强制拼客,最后下车时,却要他付全程车费。之后,李小豹直言,有的干部平时懒散,只有在临检时候才会“拼一拼”,所以有的老百姓这样开玩笑,“真希望天天来检查,那样萍乡的交通就会好了”。 (澎湃新闻)
微服私访的故事,一直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故事模式。所以现实新闻中也屡屡出现某地领导微服私访,挨宰被坑,而后推动某项工作的大力整治。李小豹自曝被宰经历,然后顺理成章,接下来是熟悉的交通整治时间。
萍乡即将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年”活动。一般专项整治的运动执法,有个主题周、主题月,或持续一季就不错了,人家直接是“行动年”。这说明,这次系统的规范交通文明执法,不是个体源于遭遇的临时起意,而是运筹很久的清除积弊的系统工程。与以往不同的还有,这次活动动员会,竟然主要是针对与会者的倡导劝勉,要参会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守纪。相比很多整治活动,主要针对平头百姓,这个动辄持续一年,且是“以吏为师,推而广之”的执法“起手式”也是不凡。
会上还有一句,也值得体味:“这不是政府没事干”。这句听着有些心酸。言外之意,交通文明相比“大案要案命案”,似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儿,不值得浪费公共资源。但公共生活尊严和公共政治文明,很多时候正是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上。一个社会的汽车文明礼仪和文化的发育,与当地的整体政治生态是齐头并进的。
你不能指望一个乱拼车乱宰客乱鸣笛乱变道的混乱之城,其公共权力反倒文明谦卑。交通乱象,某种意义不也正是公职部门不作为的一个折射吗?从这角度,该市从公职人员的交通礼仪着手,敦促倒逼整个城市交通文化的改善,这是这个公共行动的一个不错切入口。反之,只许官员变道,不让百姓鸣笛,双重标准,那就只会适得其反。
但是,汽车文化不是一年主题整治活动就能培育成型的。昨日还有令人唏嘘的新闻:“凌晨3点一个错误决定让她眼看着儿子公公被撞死”:女司机半夜高速车祸,竟不知设置警示牌,并全员下车到安全区等救援,而是坐车上苦等,结果等来第二次致命车祸。
这样毫无理论常识的司机还有多少?交通文明,理论规范上可能要前置到驾考把关,执法文明则要细化到交管日常上。哪一项落空,最后都会导致积重难返。交通文明礼仪不只是花架子,而是通往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通道。
新闻推荐
国道318线东海路剪子弯山段天路十八弯。本报记者摄▉本报记者马建华四月的甘孜高原依然大雪纷飞,甘孜交通建设依然热火朝天。让脱贫退出村公路全部硬化,不让农牧民群众卡在脱贫奔康的路上,州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