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豆的谎言
□伟萍
看过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么?还是学生时的我,把自己想象成小豆豆,羡慕巴学园的自由环境和温馨布置,喜欢小林校长的慈爱和通达;成为妈妈后再读《小豆豆》,将心比心,觉得自己距离一个好妈妈还有很远的距离。
有一次,小豆豆穿了一件布连衣裙,这次不像平时那样只把裙子剐了个口子,而是从后背到屁股那儿被哧哧啦啦地划破了七八个大长口子。这件连衣裙虽然已经很旧了,但妈妈还是很喜欢的,小豆豆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也就是说,若是说“钻铁丝网把衣服剐破的”,那就对妈妈太过意不去了,因此她开动脑筋,想找个什么借口,说明是“万不得已才剐破的”。一进家门,小豆豆就把绞尽脑汁编排出来的理由对妈妈说了:
“刚才呀,我正在路上走着,有几个别处的孩子一齐向我背上扔小刀,结果就把衣服划成这个样子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小豆豆的妈妈,你会作何反应?
我的第一反应,是当面拆穿谎言并惩罚孩子。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撒谎是可耻的,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撒谎说明个人品质有问题,理应被惩罚。作为成人,可以尽情地看透、拆穿小孩子的把戏,仿佛应该很开心,但我却有点心虚。
因为从小到大,我也说过无数的谎言;未来,我肯定还要继续说谎:如果想在以后的圣诞节让孩子收到来自圣诞老人的礼物,你就不得不说谎。
但是拆穿谎言能解决问题吗?或者,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真的会更好么?
当然不会!大刘的《三体》中的地球人能够战胜智子,靠的不也是“口是心非”的能力吗?没有了这种能力,将来怎么去打败外星人?如何保护地球?
首先,无论如何,说谎是智力发展的标志。
小婴儿最初连话都不会说,更是不会撒谎的,我猜他们一 开始也像智子一样,认为思想是暴露在外,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但从2到3岁叛逆期开始,宝宝会用大人认为是“撒谎”的行为来吸引注意力,比如通过“我要尿尿”迅速引起关注,但这只是一种下意识行为,此时宝宝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撒谎。
随着智力的发展,突然有一天,孩子突然发现,大人们在说谎,他们说的事情并没有兑现;进而他们又意识到,原来脑子想什么是别人看不到的,如果不表达出来,就连大人也无法确切了解。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撒谎了。说谎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标杆,智力发展超前的孩子会更早学会。
说谎还是对想象力的锻炼,在孩子将学会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之前,他们所说的,在大人看来是谎言,是吹牛,是做梦,其实可能只是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的一种表达。《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一书里提到,4岁的孩子每120分钟撒一次谎,而6岁的孩子每90分钟就撒一次谎。如果对孩子的小小谎言过于在意,是不是会或多或少地扼杀了孩子的童真和想象力呢?
其次,善意的谎言是社会化的需求。
有一句话叫做,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我认为,善意的谎言是社会化的需求;尤其在把“善意的谎言”看作是情商高的体现的社会中,你无法避免孩子接触谎言。这已经不是个新话题,在《回忆录》的记载中,苏格拉底早就从“说谎是否正义”的角度思考过这个哲学问题:
假如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勇气,处于分崩离析之中,如果他告诉他的士兵,生力军即将来增援。他欺骗了战士们,使他们鼓起勇气,取得了胜利;假如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好吃,哄他吃了,他的病因而好了;假定有人发现其朋友发了疯,因怕他自杀,就偷了他的枪……
苏格拉底的提问提醒了我,可以试着分析谎言背后的意图。如果谎言是善意的,是出于维护他人的利益、观点或面子而进行思考后的行为,那么除非是太过分的恭维,可以不要过多干预。如果谎言是带有恶意的,或至少是自私的,那么应该果断指出问题并坚决制止。
最后,用爱心和同理心探究谎言的初衷。
谎言背后的意图是什么?有时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有时是为了逃脱惩罚,有时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或能力不足,有时则是因为分不清现实和想象而撒谎。如果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坦率正直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坚持和耐心,更要有爱心,以及一点点心理学小智慧: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模仿他们的小脑瓜想一想问题。看,小豆豆的妈妈想到了豆豆一定也很重视这件衣服,并怕她伤心所以才会选择撒谎;豆豆的谎言,也是豆豆从妈妈的角度考虑的同理心表现呢。这样一想,妈妈反而暗暗地给自己的宝贝女儿以鼓励和赞许。“噢,是这么回事。那可太危险了!”最后,作为回报,豆豆也毫无顾虑地向妈妈讲述了事实的真相。
小豆豆的所有故事都让我很感动,巴学园固然对她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而包容的环境,但她最幸运的,应该是拥有妈妈的爱和信任。任何问题都有所谓法道术的解决方案,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则是用来应对具体问题的“术”,对孩子的爱和心有灵犀的默契是终极的“法”。
新闻推荐
(记者张简通讯员曾繁恩)为进一步加强钦南辖区内各采石场爆破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采石场爆破作业人员水平,确保爆破作业现场安全,4月27日,钦南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组织警力到辖区各采石场进行安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