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忙碌,叫“文化自觉” 本报记者 余毅 文/图
图书馆里,徜徉书海;三苏祠里,听“三苏”故事;国学经典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这个“五一”小长假,许多市民不仅过得愉快充实,还多了不少文化味儿。而这背后,凝聚的是许多默默无闻者的心血。他们在普通的工作中坚守,坚守的不仅是岗位,更是对文化的情怀。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五一”小长假忙碌的人,听听他们的节日故事。
王亚利:
坚守只为传递一缕书香
4月30日晚上7点多,市图书馆外借室里,工作人员王亚利依旧忙碌着将读者归还的图书上架。
“这个电子书借阅机怎么用呢?”一位读者刚走出借阅室又被门口的电子书借阅机吸引,拿出手机摆弄了一会儿没有下载成功,于是向王亚利寻求帮助。王亚利赶紧来到借阅机前,指导读者扫描二维码、下载APP、挑选书籍,确认读者完全掌握后她才又回到书架前继续忙碌。
临近闭馆时间,外借室里仍有不少读者流连在书籍的海洋中。王亚利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节假日的闲暇时光,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充实自我。“五一”期间,图书馆俨然成了大伙充电、提升自己的“书房”。“节日里人流量相比平时更大,我们除了5月1日闭馆外,其他时间均照常开放。”王亚利说。
“节假日都还为我们服务,真是辛苦你们了,谢谢!”图书馆的老熟人王阿姨一边将刚借的书装进手提袋,一边对王亚利的坚守表示感谢。临出门,她又回头叮嘱王亚利,回家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付出,很多读者报以感谢,这让王亚利十分感动。“去年圣诞节,有个小朋友给我们送来苹果,大家心里都暖暖的。”
这个“五一”小长假,家人相约着周边游,可王亚利要坚守岗位。早上9点上班,打扫卫生、整理书籍,接待读者,晚上8点才能下班。节假日的图书馆工作比平时更忙碌,她却没有丝毫不快。“图书馆受青睐,说明市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书香眉山建设就是需要更多阅读达人,进图书馆的市民越多,说明我们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浓厚。”
27岁的王亚利在市图书馆工作已快三年,这份工作与书相伴,传递书香,她是打心眼里喜欢。不仅自己喜欢看书,在她的感染带动下,家人、朋友也纷纷爱上阅读。“那个是我朋友,节假日她也来图书馆读书了。”王亚利手指的方向,是正在书架前静读的陈露莹。“图书馆环境好,而且资源丰富,各类报刊、书籍、网络都有,只要有空,特别是节假日,我都喜欢来这里。而从爱上读书到爱上图书馆,都离不开王亚利的感染。”陈露莹说。
对此,王亚利表示,自己的工作非常普通,看到眉山市民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图书馆越来越受欢迎,她为自己是一名图书馆人而自豪。在她看来,眉山是千载诗书城,图书馆正是城市的一个窗口,自己用心、细致,才能更好展示书香眉山的形象。
吴艳梅:
辛苦只为讲好“三苏”故事
“银杏通常是雌雄并存,然而三苏祠这两棵银杏却都是雄树,人们把这两棵树寓意着苏轼苏辙两兄弟,称为兄弟树。”一群来自成都的游客刚走进三苏祠大门,讲解员吴艳梅就把这两棵600多岁银杏树的故事讲解给他们。
“五一”小长假,眉山旅游人气旺。古木葱郁,文化氤氲的三苏祠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拜谒三苏,感受三苏文化魅力。4月29日下午3点多,吴艳梅给成都客人的讲解刚结束,放下麦克风,到办公室喝了点水,又开始了下一场讲解。
“在讲解员的讲解中,我们近距离感受了东坡文化,重温三大文豪激荡人心的奋发故事,感悟他们刚正豁达的人格魅力。”游客王女士称赞吴艳梅的讲解生动有趣,连5岁的儿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吴艳梅讲到苏宅古井旁的黄荆树时,说到了“黄荆条下出好人”,小朋友就跑到黄荆树下站着,说自己要做好人,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身着素雅的蓝色改良汉服,扎着简单的马尾,吴艳梅在三苏祠里本身便是一道风景。讲解中,吴艳梅总是详实细致、态度谦恭、举止大方,让游客们如沐春风。虽然才做讲解员一年多,可讲解也有数百场。当被问到会不会感觉无聊和枯燥时,吴艳梅却说,“我热爱三苏文化,热爱这份工作,也很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通过给大家讲解,让更多人了解三苏文化,我自己也在不断提升。”
吴艳梅认真对待每一场讲解,用心面对每一位游客。为了给大家呈现精彩的讲解内容,她一有时间就“啃”三苏简介、历史背景、三苏诗词相关资料。讲到三苏诗词,她不仅脱口而出,而且还能将其“诗”和“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含义向游客托出。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吴艳梅的讲解侧重也不一样。对三苏文化有一定了解、研究的游客,吴艳梅更注重与他们的交流、探讨;针对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吴艳梅则用三苏的勤奋好学,刻苦努力鼓励他们;少儿、家庭参观三苏祠,他们更喜欢吴艳梅对三苏家风家训故事的生动讲解。众多游客称自己的三苏祠之行,不仅因为三苏文化而精彩,还因为吴艳梅的用心讲解而不虚此行。
这一天,吴艳梅承担了5场解说任务。下班时,她的嗓音已经沙哑,双脚因站立太久酸胀得迈不开步。尽管疲惫,可她没有丝毫倦怠。相反,她说自己徜徉在浓郁的三苏文化中,很享受。如果能通过自己的讲解让三苏故事被更多人知晓,让三苏文化得到弘扬,更是幸甚至哉。
谭嘉:
付出只为弘扬传统文化
4月29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在眉山城区一家旗袍工作室的花园里,一堂国学经典课堂正在进行中。鸟儿啁啾,花香四溢,春日暖风拂面让人沉醉。这样惬意的课堂环境让孩子和家长身心愉悦,传统文化也在轻松中得到弘扬与传承。
工作室的主人是42岁的谭嘉,提供场地则是为让更多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当天一大早,谭嘉就开始忙碌,将凳子搬到花园摆放好,一块小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再为来听课的孩子和家长们泡上一壶茉莉花茶。伴着清绿的茶水散发出阵阵清香,老师讲授诗歌、论语,国学经典的馨香也沁入心脾。
“和孩子做同学,一起学国学很有趣,非常感谢谭姐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谢红带着女儿一起听国学,收获颇多。在感受传统文化美丽的同时,更是将国学精髓,古人智慧贯通生活、学习。以前以为这样的学习离自己很远,没想到在眉山就能感受,这离不开谭嘉的支持与付出。
尽管牺牲了自己的节日时间参与组织学习国学经典,可谭嘉心里是满足与快乐。“我自己本身就很喜欢传统文化,很高兴和乐意能够为更多人搭建起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谭嘉曾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建筑设计师,现在却是一位传统手工艺人。不仅在眉山被熟知,更代表中国传统手艺人到欧洲参加“大国工匠——中国传统手工艺展”。和制作旗袍传承传统文化一样,参与国学经典学习也是她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
在谭嘉看来,中国国学,是中华文明在人类文化领域的巨大宝藏,蕴含着数千年的东方文明与智慧,承载着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血脉。因热爱国学,谭嘉曾每周六早上7点带着孩子匆匆赶往成都,12点多再赶回眉山送孩子去学校,只为听一堂国学讲座。身边也有朋友和她一样,渴望亲近国学,无奈时间、路途皆成拦路虎。一次,朋友无意提了一句,要是能在眉山学国学就好了。说者无心,谭嘉却听进了心里。自己的工作室地方宽敞,还有美丽的小花园,何不将国学课堂“搬”到那里?
于是,每周六,谭嘉的工作室不接待顾客,而是欢迎爱好国学的朋友前去感受国学魅力。有人担心,每周六将自己和工作室的时间这样用去,是否影响生意。谭嘉笑说,文化是最宝贵的财富,为弘扬传统文化而付出,很有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谭嘉表示,今后自己将继续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路上努力,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受益传统文化。
宋李兵:
忙碌只为生活增添文化香
4月30日一大早,装裱师宋李兵的店里就来了一位客人。他要手工装裱10多幅字画,可坚持要先看着宋李兵处理其中的一幅。
宋李兵理解客人的顾虑,于是开始着手装裱。只见他将一幅破损较严重的书法作品摊在平整干净的工作台,而后将其喷湿,再用浆刷蘸糨糊将其刷平,给背面托裱上一层宣纸……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的娴熟中又不失小心、细致。
“纸太脆弱了,你下手前我可是担心得很呀。”字画主人是40多岁的曾先生,那些字画都是早年朋友相赠,打算装裱了作为贺礼送给即将过生日的父亲。因为字画时间较久,加上保存不当,纸张泛黄老化,非常脆弱。可只看到宋李兵给第一张字画进行“手术”,他便放心了。“字画装裱一定要交给值得信赖的人做,才会放心。看这装裱师年纪轻轻,却是有真本事的人。”
“三分画七分裱”,经过装裱,书画作品才能更加美观更加长久地保存流传。但因手工装裱工序繁琐,一般一幅作品需要十几天才能装裱完,若是需要修复的字画,则需要更多时间。原本宋李兵已经和朋友约好“五一”小长假出去游玩放松,但为了赶在曾先生父亲生日前装裱好这些字画,只能将此计划搁浅。
宋李兵10多岁便跟着师傅学习字画装裱,现已有18年。从最基础的熬糨糊到后来的裁纸托心、方心、下料、镶边、覆背、砑光、装轴等,除了向师傅学习,他还买来字画装裱、历史方面的书籍学习。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和思考,宋李兵在眉山装裱行业已经颇有名气,他的装裱技艺不仅非常娴熟,而且在书画作品修补、翻新、去渍、除墨迹等方面,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仅在眉山参与大大小小的书画展览活动,还通过精心装裱,让锦上添花的字画走出眉山交流。在眉山做了10多年字画装裱,靠着真诚和信用,顾客们对宋李兵对的技艺和功力十分信任,他也和许多书法家、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这个行业很辛苦,但宋李兵说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眉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喜欢书画的市民众多。”宋李兵说,以前到店里装裱的顾客以书法、绘画爱好者以及字画收藏家为主。随着“文化立市”战略的深入持续推进,眉山文化气息日渐浓厚,书画艺术也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市民生活。这些变化让宋李兵欣喜,也让他决心继续提高自己的技艺,为眉山“文化立市”作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
“最美忙碌”只为文化更繁荣
丫丫
“五一”劳动节坚守岗位,这不是新鲜事。可这群人,有点不一样。他们的“五一”劳动节过得忙碌,是为了文化更繁荣。因为“文化自觉”,这种坚守的精神尤为可贵。
图书馆里,工作人员默默为市民提供精神食粮;三苏祠里,讲解员的精彩解说让三苏文化远扬全国……文化岗位的工作者们通过文化服务,为大家提供文化大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还有一群人忙碌于不同的行业,一样为带给市民更多文化体验而努力。他们,是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付出的谭嘉,也是为市民生活添书香的宋李兵,像这样为文化事业无私奉献的人遍及眉山每个角落。
这些“最美忙碌”的身影忙在“五一”,更忙在每一天。他们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奏响了“深入推进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春之歌。于是,在眉山这方生机勃发、魅力四射的热土上,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特有的人文魅力。“两宋荣光”眉州大道大气宽阔,东坡宋城古意盎然,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风景引人入胜……这些构成了眉山的城市之美。一座座现代场馆,让百姓尽享文化盛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春风化雨般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新常态,市民的笑脸绘就了眉山的幸福之美。
“最美忙碌”之下,眉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累累硕果光耀四方,一幅生机盎然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绚丽图卷正在渐次展开。
新闻推荐
核心阅读近日,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广西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授予2017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这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