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关爱行进中”大型系列报道以人民的名义 护佑青少年成长广安市关工委创新开展实施“一工程四计划”
广安市关工委创新开展实施“一工程四计划”
广安青少年参加夏令营活动。
想家·爱心小屋启动仪式。
广安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大会现场。
雨露计划、温暖计划、救赎计划、圆梦计划……在广安,一个个闪耀着爱与关怀的行动,把阳光雨露洒向每一个孩子,护佑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自2003年成立以来,广安市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特别是建立特困青少年长效帮扶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被表彰为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在广安,近4万名“五老”志愿者打破年龄界限,把为人民服务的时间拉得与自己的生命一样长。退休后本该在家安享晚年的他们,仍奋战在一线,夕阳金辉映照幼苗,他们,以人民的名义,悉心呵护青少年,尤其是失亲、失足、失学、辍学、弃学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健康成长,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关爱之歌。
发起“雨露计划”
帮扶寒门学子圆大学梦
新学期开始,袁婷和家人挥手告别,走进大学校门。“我能圆大学梦,还得感谢市关工委。”袁婷告诉记者,她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生长在广安市广安区白市镇南山村。2015年,袁婷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学校——西南医科大学。可是,袁婷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她心里清楚,因残疾完全丧失劳动力的父亲,还有一边照顾全家老小一边务农的母亲,供姐姐上大学已非常艰难,根本拿不出更多的学费来。
正当袁婷感到绝望之时,3000元助学金送到了她的手上。“到了学校好好读书,你放心,我们会一直资助,直到你大学毕业。”广安市关工委副主任、市教体局关工委执行主任李代江的话,让袁婷热泪盈眶。
2015年,广安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建立后,第一件事便是启动“雨露计划”,帮助困难学子圆大学梦。两年来,267名困难大学生成为“雨露计划”的受益者。其中,76名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将得到每年3000元的现金资助。
广安市关工委创新开展实施“一工程四计划”,“雨露计划”是其中之一。“一工程”即实施“五失”青少年关爱工程。“四计划”是雨露计划——对考上大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进行资助,帮助其学成就业;温暖计划——对父母去世、缺乏监护人或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的失亲青少年,进行“一对一”帮扶;救赎计划——对失足青少年,由专人进行帮教,对其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圆梦计划——对失学、辍学、弃学的青少年进行专项资助,让他们重返校园。
在“一工程四计划”项目的带动下,广安市各区(市、县)关工委纷纷组织开展精准关爱特色活动:华蓥市关工委开展“凤凰城·学子情”公益助学活动,为40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20万元助学金;岳池县关工委开展“城乡手拉手·成长心连心”主题结对活动,组织城区9个学校与脱贫攻坚战区的11个农村学校结对,为农村学校捐赠了3000册图书和180余件体育用品;武胜县关工委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活动,为133个贫困村、683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款23.5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广安市各级关工委组织直接关爱帮扶各类青少年1.9万余人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帮扶下茁壮成长。
创建“爱心小屋”
让留守儿童亲情归位
3月14日下午3点30分,广安区方坪乡远成学校下课铃声响起,五年级一班学生邓心弈第一个冲出教室,一路小跑来到学校的“想家·爱心小屋”。拨通视频电话,通过数字电视,见到日思夜想的父亲邓祖华,邓心弈露出快乐的笑容。
10岁的邓心弈家住方坪乡磨盘村。父母在江西打工,邓心弈和3岁的弟弟留守在家,只有过年才能和父母见上一面。“不能陪在儿女身边,我们心里很内疚。多亏有了‘想家·爱心小屋\’,我才能常常和女儿见面,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邓祖华告诉记者,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他用手机下载了APP,学会了视频聊天。
不少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分离,性格方面存在不足,大多过于内向。多次视频后,邓心弈在父母的引导下,从寡言少语逐渐变得活泼开朗。邓祖华很开心,找到校长杨清华,“这个平台建得好,我们很感激,我愿意缴纳费用维护平台。”
尽管杨清华婉拒了邓祖华的心意,他的心里却是暖暖的。邓心弈所在的远成学校,留守学生占了六成。“想家·爱心小屋”搭建起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沟通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孩子亲情的缺失,许多留守儿童都比以前开朗多了。
这样的“想家·爱心小屋”,广安建立了100个。蒋维君道出建立“想家·爱心小屋”的初衷:“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让亲情归位,才能帮助青少年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于是,2016年,广安市关工委联合企业打造“想家·爱心小屋”。企业负责平台建设,市关工委负责后期维护费用。一年过去,“想家·爱心小屋”让家长满意、学生成长。广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修忠透露,今年7月前,广安还将建成104个“想家·爱心小屋”,让更多留守儿童从中受益。
广安市关工委不断拓展实践基地。围绕深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各地发挥优势,创新推进青少年课外实践和养成教育。连续3年,广安市关工委组织优秀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武胜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夏令营活动,让他们接受了教育,丰富了经历,锤炼了品质。
全程全方位推动立德树人,关爱的脚步仍在继续前进。广安市关工委积极探索建立关爱新路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精准关爱·阳光成长”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壮大关爱基金
齐抓共管募资3000多万
“2016年,全市新募集基金360.38万元。”3月6日,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上,蒋维君报告的这一个数字,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360多万,是全市青少年尤其是困难孩子的希望。”蒋维君指出,基金会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命线,是推进关心下一代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有了基金会,才能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让关心下一代工作更有活力,更具影响力。
广安市关工委的老同志至今记忆犹新:2015年3月,在听取广安市关工委筹建全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工作汇报后,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当即要求从广安市财政和各区市县财政划拨1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增斌也亲自组织落实400万元关爱基金。广安市委召开常委会,对基金会资金筹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在广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县关工委的共同努力下,到2015年12月底,基金会实现社会募资2000多万元,加上政府出资的1000万元,基金总规模达到3300万元,仅次于成都,位列全省第二。广安成为当年全省筹建关心下一代基金时间最短、见效最快的市州。
这两个“最”,见证了广安党委政府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心和力度。事实上,只要是涉及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广安市委市政府都不遗余力。
“关心下一代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到实处。”2013年,侯晓春履新市委书记后,落实办公场地,增加办公经费,专题研究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视程度空前。各级党委政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写进党代会、人代会工作报告。各级党委召开常委会、专题会研究工作,解决具体困难。
2016年8月,广安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的通知,进一步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此外,广安市及时调整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优化关工委班子结构,并配设专职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员,确保专职专用。经费保障也实现历史性突破。广安市把关工委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财政年度预算,区(市、县)关工委、乡镇、村工作经费分别达到了每年20万元、3万元和2000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万春派出所三举措保障辖区企业长远发展,全力为企业保驾护航。坚持上门服务,减少企业负担。民警走进企业与职工近距离接触,交流、探讨企业缺什么,需要什么,需要民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