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瑞峰镇:做亮民俗文化 助推旅游发展 本报记者 辜嘉伟 文/图

眉山日报 2017-04-29 10:12 大字
瑞峰镇中岩寺风景区。

4月15日,青神县瑞峰镇天池村扯井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内桃花盛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拍照。“我和同学们听说这里的桃花开了,便相约到这里赏花,没想到这里成片的桃林这么美。”正在园内赏花的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的大学生杨乐赞叹道。

“扯井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依靠瑞峰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而建立的,经过近3年的建设,现已建成生态桃园200余亩,旅游旺季每天可容纳上千人观赏。”园区负责人胡建华介绍说,游客不仅可以观赏桃花,还可以在园内采摘生态农产品、垂钓等。目前,园内建有生态鱼塘8个、生态蔬菜基地30亩、生态餐厅2个,种植传统水稻、玉米、油菜200余亩,发展生态养殖农户100余户。

近年来,该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5年来新发展规模农家乐13家,新增星级规模农家乐8家。

以突出民俗文化为核心

做亮特色旅游产业

在瑞峰场镇入口处,有一个建于2013年、占地2000平方米的龙舟文化广场。广场中间的文化墙上,详细介绍了瑞峰龙舟、牛儿灯的来历以及和苏东坡的历史渊源,其已成为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窗口。

“这里有起源于北宋的‘瑞峰端午龙舟节\’,目前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备受瞩目的‘中岩寺庙会节\’,每年都会吸引上万人前来游玩;有‘牛儿灯\’传统灯戏,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钱枪、传统婚庆、川剧表演等一系列特色文化表演。可以说,瑞峰发展旅游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支撑。”瑞峰镇党委书记苏雨介绍说。

为体现瑞峰的民俗文化底蕴,该镇倾力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率先成立全县首家乡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创新形式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初步建成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挖掘、传承、保护和发扬民俗文化,包装策划好牛儿灯、钱枪等特色文化资源,努力在人才培养、文艺创新上下功夫,为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下基础。

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

夯实旅游硬件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要发展旅游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近年来,瑞峰镇以推进城乡统筹为契机,改善镇域基础条件,完善场镇规划,强化场镇管理,逐步推进场镇建设,全面提升场镇形象。据介绍,5年来,该镇先后争取到土地整理、现代农业、林业产业、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网改造等各类项目40余个,资金1.13亿元。

去年,该镇投入852余万元,新修水泥路12公里,建生产作业便道20公里,整治山坪塘26口,新建蓄水池55口,整治石河堰13座,修复改造提灌设施70台次,改造沟渠9.9公里,新安装引水管道17公里,全面改造了全镇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该镇正积极配合做好青乐路的升级改造工作,加快推进瑞西路、竹海基地产业环线建设,再争取、再实施一批村组道路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辖区交通状况。

以旅游品牌打造为抓手

推进旅游发展升级

今年,瑞峰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打造岷江旅游经济带的总体部署,深入落实旅游“五大攻坚”行动。

积极参与旅游规划攻坚行动,继续配合做好岷江旅游经济带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配合业主做好中岩寺景区开发建设相关协调服务工作;筹办好第三十一届瑞峰龙舟旅游文化节;包装、策划好传统花灯、岷江号子等特色文化资源,搞好传承,扩大品牌影响力。

依托瑞峰镇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做好中岩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和景区农家乐规范化建设,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拓展旅游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各类旅交会、文化活动等宣传平台,提升旅游形象;充分利用龙舟会的成功举办,强化旅游吸引力,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市安委会强化源头管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本报讯(记者韩立新)日前,市安委会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切实做实做细重大安全风险点的排查和分级分类管控工作,着力构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