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深夜来了位走失的老人 让我们帮她找到家》追踪报道——女儿看到本报报道后连夜赶到中宁县敬老院妈,我接您回家

白银晚报 2017-04-25 15:02 大字
回到家中的包玉芳老人。

本报记者乔斌摄

想回家的张开宁老人。

本报记者乔斌摄

本报讯(记者乔斌)近日,在宁夏中宁县第二敬老院,81岁的流浪老人包玉芳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亲人。自1985年以来,包玉芳从白银区王岘镇流浪到宁夏中卫市,2011年,又被中卫市中宁县第二敬老院收留。多年来,当地敬老院和民政部门均未找到老人的亲人。老人的小女儿王兆红在看到本报刊发的《深夜来了位走失的老人让我们帮她找到家》的报道后,连夜赶到敬老院,见到了三十年未曾谋面的母亲。

流浪老人在外乡几经流转

2011年4月的一个深夜,宁夏中宁县一位好心人将一位在县城内流浪的老人送到了县第二敬老院。“当时送来的时候,老人蓬头垢面,双目失明,指甲也很长,随身仅仅携带一些棉衣。”中宁县敬老院工作人员贺明告诉记者,这几年经过他们的了解,老人在80年代的时候,在中宁县的街头流浪。“那时候,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市县均没有救助机构,老人便常常在中卫市供电局门口露宿,供电局的一些热心职工经常给老人送来衣物和食物。”贺明说。

老人被送到敬老院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尝试与她沟通,但老人由于神志不清,拒绝交流,情绪激动时还曾以撞死相威胁。“那段时间,我们只能通过亲情感染她,希望她开口。”这之后,贺明或和老人聊聊天,或帮老人理理发、剪剪指甲。敬老院的老人们,也试着和她说说话。但遗憾的是,几年时间里,老人始终不肯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

2017年3月28日,是贺明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自己给老人梳头的时候,老人突然开口:“我想回家了。”贺明欣喜异常。双目失明的老人流出了眼泪:“我家在白银区王岘镇,我的丈夫叫王新民,女儿叫王兆兰。”

三十年未归,家里人都以为她早已不在人世

4月13日,贺明联系到《白银晚报》,希望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帮助老人回家。老人的小女儿王兆红在看到本报刊发的消息后,连夜便和自己两位姑姑乘坐火车前往中宁县。见到离家还是黑发的母亲,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王兆红抱紧了母亲,娘俩相拥而泣。

王兆红告诉记者,母亲因为精神失常,离家的时候,自己只有10岁,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家人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母亲,但一直杳无音讯。自己以为母亲早已不在人世了。“父亲5年前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看到母亲,老人快要咽气的时候告诉我们,一定要找到你们母亲,别让她在外面受苦了。”说到这,王兆红泪眼婆娑。

4月24日,记者来到王岘镇刘家梁社区,离家三十年的包玉芳老人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包玉芳老人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越来越想回家。“我离开家时,我爹娘还在。”她说。中午,王兆红给母亲做了一碗土豆面片,还打了一个荷包蛋。三十年来,包玉芳终于吃上了亲人为其亲手做的一顿热乎乎的饭,她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还有一位甘肃籍老人也想回家

贺明告诉记者,现在敬老院还有一位残疾老人叫张开宁,也是甘肃籍人。“张开宁在敬老院和谁都不愿意打交道,只愿意和包玉芳聊天,两位老人关系很好,可是知道包玉芳被家人接走再不回来时,张开宁老人天天哭,也不吃饭,我们怎么劝都没有用。”贺明说,这位老人今年80岁左右,身高150cm,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河乡三和大队人,也是2010年在中宁县县城流浪被人发现送到敬老院的。

“如果我们千里迢迢把张开宁老人送到民勤县,一旦找不到亲人,没人接受,那就麻烦了。还是希望能够借助你们媒体,希望有人能看到这位老人,跟我们联系,让张开宁老人回家梦也能得以实现。”贺明说。

新闻推荐

农田水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9号《农田水利条例》已经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第13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