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小镇 打造岷江河畔璀璨明珠 ——“培育特色小城镇 这些城镇怎么整”系列报道之青神县汉阳镇
本报记者 熊莉 文/图
自古就有“穷青神富汉阳”之说,汉阳镇位于青神县城以南20公里,南倚龙泉山脉,北傍岷江之滨。相传汉代有一阳氏者在此设店,传授农桑,相沿成集,以此得名。或曰其地在古“汉嘉”(今乐山)之阳,因以为名。
在今年的《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汉阳镇以其独具特色的古镇风貌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成功入选了休闲旅游型特色小城镇,汉阳将被打造成岷江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镇风貌历史悠久
资源品牌优势强劲
该镇地处东经103°44′、北纬29°44′,位于乐山和眉山交界处,地域与平羌小三峡风景名胜区接壤,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岷江流经镇域,形成了上千亩的平坝河滩,汉阳镇还曾荣获“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省级安全社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传统村落”等称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李白笔下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说的就是汉阳镇的平羌小三峡,其由岷江上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全长12公里,峡区河道迂回,风光绮丽,现已开辟成水上游览的一条新热线。
泛舟其上,青山如黛、绿水中流、风景如画,“一崎处一停桡”,十八块突兀的大石包围崖对峙,人称“十八罗汉抢观音”;一座长近30米的巨型“石棺材”顺江平搁,令人惊叹,一尊尚未凿完的“平羌大佛”和彼岸的“鸡公石”,更是峡中引人入胜的奇景。
不仅自然风光迤逦,该镇的历史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汉阳镇的古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保护下,古镇的街道、房屋、城墙等历史建筑仍保存较好,受现代化的改造较少,千年沿袭的楼台亭榭,青砖、木墙、石板街道、小青瓦房,相互毗邻的四合和高高的峰火墙,独具特色的吊脚楼,雕刻着神鸟、奇兽的古壁翘檐,独具川西民宅的“井”字形街道,都极大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汁原味,具有很强的资源品牌优势。
彭家大院是青神县内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艺术价值最高的民国时期代表性居民建筑,清道光五年重建的“火神庙”,香火旺盛。盐街口的盖碗茶、手工铁匠铺、蜿蜒的渡船栈道,镌刻着汉阳作为蜀中通衢之地的历史和厚重。
汉阳古镇既有独特的优美环境,又有文化的潜在吸引力。它既体现了川西小镇的独特风貌,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休闲旅游是顺应该镇自身特色的一个好决策。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打造休闲旅游特色小镇
“能够被选为省特色小城镇,是我们汉阳的荣幸。”当地居民纷纷表示,要支持汉阳镇打造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并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千古岷江,千里交通,汉阳虽不是著名的“五津”之一,却无疑是这千里交通线上的一颗明珠,是乐山与成都之间、成都与重庆乃至川外水上交通的咽喉。“一河三渡口,九个半边山。”是汉阳渡口曾经繁荣景象的写照。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汉阳渡口有渡船十余艘,每逢赶集,人来船往,十分繁忙。那个时期,商贩们把集市一直摆到了宽阔的河坝上。
现在,水运已逐渐淡出,而汉阳人却没有淡出岷江河岸。该镇感受着岷江冲积平原的厚爱,走在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小而不卑,难而不惧,奋斗不息,创新不已”的青神精神正是汉阳镇的希望。
如今的汉阳乡村社道交通阡陌,绿色蔬菜碧波万亩,杂柑基地春风荡漾,航电工程如火如荼。该镇以其传统而独特的魅力曾被中央电视台《留住手艺》、《舌尖上的中国》、《江河万里行》、《每日农经》等栏目宣传报道。
十三五期间,汉阳镇将立足于生态休闲旅游、历史人文体验,充分利用汉阳古镇、平羌小三峡、岷江航电、神秘大峡谷、千亩河滩等优势资源,以“亲水、品果、赏花”为核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农业—旅游—休闲—康养—教育—历史人文”于一体的新型都市现代农业旅游特色小镇,将汉阳镇打造成为“川西南生态、生活、生产相融合”的现代新型示范城镇。
新闻推荐
□安静/文唐晨玉/图4月22日,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学整形外科为应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整形美容热潮,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据悉,临近毕业季,大学生走进美容整形医院,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