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总理”抓棚改史建英 肖琳
2016年,市委、市政府紧急下达了棚改工作任务。建林社区棚改户为1988户,占全市一半的棚改工作任务。作为多年扎根基层,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区总理”的建林社区党委书记杨德东对社区的情况早已烂熟于心:长城区建林社区棚改面积共8.86万平方米,是一个以老旧平房为主的住宅小区,道路、环卫、防火、治安、文化等基础设施薄弱,社区住户94%都是60岁以上老人,困难群众多、流动人口多、弱势人群集中,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他明白,棚改对建林社区的同志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一定要有“心怀居民”的态度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拆迁工作初始,就已四处碰壁,困难远比想象来的更大,有些居民对拆迁政策不理解,抵触情绪多、持续观望、不愿搬迁。面对这样的情况,杨德东一再要求社区工作人员要换位思考,多理解居民、多帮助居民。他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深夜,常常能看到杨德东打着手电筒,在坑洼不平的房前屋后深一脚、浅一脚地挨家挨户入户,与居民促膝长谈,了解他们所想、所求、所盼,向他们一一列举拆迁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的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一些态度强硬的拆迁户,他反复前往家中,往往要跑七八趟,拆迁户最初将杨德东拒之门外,慢慢打开心扉,最终同意拆迁。
拆迁户的搬迁工作是棚户区改造整体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由于搬迁户数多,有的拆迁户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住房,而一些家庭困难的拆迁户甚至租不起住房。为此,杨德东同志专门走访了家庭困难的拆迁户。
当走访到246栋6号的居民家中,一位老大娘握住他的手就哽咽了。老大娘叫庾月娥,老伴早年去世,唯一的儿子是社区的低保户,不但视力残疾,还患有尿毒症等重病,母子俩相依为命,没有钱租房子搬家,庾大娘心急如焚。了解到这些情况,杨德东立即发动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各自居住的小区内收集房屋出租的信息,及时发布在棚改指挥部的醒目位置,帮困难拆迁户找房子、租房子。同时他积极协调房管局等部门,为家庭困难的18户拆迁户申请到了公租房作为过渡安置房。庾大娘没有别的亲人,杨德东就开车带着大娘到房管局、政务大厅办理相关手续,公租房分配下来后,他还为庾大娘垫付房子的前期费用,让娘俩搬家入住。
拆迁工作情况复杂,特别是涉及具体利益时,一些拆迁户的家庭成员之间就出现了矛盾。居住在162栋7号的居民薛保梅,是一位83岁的独居老人,早在七十年代,丈夫就去世了,老人独自抚养两个儿子长大,生活很艰难。无奈两个儿子之间关系有隔阂、有矛盾,导致迟迟没有搬迁、没有签订协议。得知老人家中的情况后,杨德东将老人的两个儿子约在一起,耐心地做工作、讲道理,为他们调解家庭纠纷,在不厌其烦地几次劝说谈心后,两兄弟终于握手言和,办理了公证,签订了拆迁协议。老人一家在领取了过渡安置费后,出于对杨德东同志的信任,还将存有3万元过渡安置费的银行卡交由他保管,避免了老人家中再次出现因利益产生的家庭纠纷。
棚改,于细微之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在这场棚户区改造的民心工程中,杨德东同志带领社区工作者,以实际行动惠及百姓,取信于民,用实际行动奏响了时代凯歌。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邬丹)市住建局近日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内江调研督导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川南经济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要求部署,以及3月31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