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却在找寻孤独
□水晶体
这个时代比从前热闹得多,每个人起早贪黑,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掐准分秒算计下来,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又有多少?
儿时,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由父母支配;成年,大把的时光卖给了工作;好不容易,邀上三五好友消遣,相聚的分秒属于集体;等到你只身一人,搭乘公车归家,以为有了片刻的独处空间,却总又不由自主掏出手机,漫不经心地刷刷朋友圈,翻翻微博,观望他人的世界。此刻,你的时间仅属于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日复一日,浑然不知。
生活在这个社交过剩的时代,人格外的需要孤独。
自你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孤独是一种人生常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所谓的名媛绅士费尽心思跻身豪华派对,他们纵情歌酒,放任自我。试图通过虚假的恭维与泛滥的社交,填补内心的空洞虚无。但当人潮散尽,寂寞依旧不减,成了那个纸醉金迷世界里的行尸走肉,麻木不仁,随波逐流。
寂寞像是一场戒不掉的瘾,让人百无聊赖,无所适从。然而一群寂寞者的叠加并不能脱离寂寞本身。好比一句无意义的话,重复一千遍也不会成为真理,一件无意义事,重复一万遍也只是徒劳。
孤独是一份心境,一种如水般清透的气质,淡定娴静。
《海上钢琴师》里,1900天无师自通的非凡琴技,惊艳世界,但荣耀的背后是宿命般难逃的孤独感。
他的孤独在眼波里流转,在琴键上轻扬,真实而纯粹。
当好友Max极力劝服他离开即将被爆破的废弃邮轮时,他拒绝了。给了这样的理由:“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我过惯了那样的日子。”
1900天的孤独是悲伤的,也是美好的。他毅然拒绝那个望不到尽头的冰冷世界,弹奏着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无尽的键盘上。
孤独意味着距离,但人与人、事物之间本就应当保持恰当的距离。这就好比你把一张照片拉得太近,就会失真。两个人凑得太近,只能看到彼此被放大的缺点和优点。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调动人身上除了视觉之外的所有感官去想象一个人。
生活在嘈杂的都市,我们应该更能理解距离的用意。我们的日常总被人群包围,拥挤的空间使人与人之间丧失敬意。于是你时常能看见地铁里、公车上,人们因为拥挤而推搡,甚至大打出手的场景。
人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看起不那么形单影只,而忽略了“自己”才是陪伴我一生且惟一的人。其实,一个人快乐的方式很多种,为什么偏在人群里瞎掺合。
28岁的梭罗撇开城市与金钱的羁绊,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才有了你我手中沁人心肺,动人衷肠的《瓦尔登湖》。人在孤独的时候,精神的自由才会还你一个真实的自我。
大城市里充斥着虚假的快乐、繁华以及感情上的矫揉造作。人与人之间多是互相恭维,取悦。只有当在自己独自回到家中,才能真正的如释重负。人在面对自我的时候不会乔装打扮,此刻的开心、悲苦都发自内心。
孤独并不意味着你将孤立无援。相反,孤独的人拥有更可靠的友谊。
孤独是每个人都该正视的经历,朋友并不能抵消孤独,而是让会你在面对孤独的时,不再觉得冰冷。朋友之间的默契与理解,才让你的孤独才有了温度,变得充实而美丽。
电影《一个叫欧威的男人想死》里的欧威是一个刻板固执的老头,妻子早逝,孤独度日,某日又遭上司解雇,对现世心灰意冷的他决定自杀。
然而在一次次想跟世界诀别的节骨眼上,总被刚搬来的陌生邻居Parvaneh一家打断。几次吵闹下来,善良热情Parvaneh渐渐剥落了欧威自我保护的尖锐铠甲,才让这个在社区居民眼里“来自地狱的恶邻”逐渐显露自己的柔软内心。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宁。
孤独无关年龄,如影随形,流淌在每个人的日常。明镜似的,四下无人时,将你照得透彻,或精致或颓败,只有你自己心知肚明。不要辜负孤独光临的日子,终有一天你会明白这样的日子弥足珍贵。
新闻推荐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公开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是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