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洗去“济南市”上的沙土色 联防联控、企业搬迁、精准细致,这两年治霾路如此走过
可以确定,这种沙土色的济南不是市民想要的,更不是王文涛想要的,要洗去这层沙土色,济南还要走多久呢?
本报记者刘雅菲
南方来的书记遇上
北方特有的挑战
从网上看到新闻之后,张青盯着图片看了好久,才看出隐在灰尘中的“济南市”三个字,“多像雾霾严重的时候,人们看济南这座城市的样子啊。”
很长一段时间来,济南这个原本因泉而灵动的名字却一直笼罩在雾霾的阴影中。雾霾最严重的那几年,空气中时常会散发出有些刺鼻的气味,让人不敢呼吸。“这几年我最大的愿望不是涨工资,而是希望能够多有一些好天气,好让我自由自在地开窗通风,带着孩子外出活动。”张青的愿望也是全济南人的愿望。
治理雾霾,已经成为济南市最大的民生,市民期待着能有人真正带领济南冲破这道雾霾。
时间回溯到2015年,那时候的空气污染频率比现在要更加密集,来势也更加凶猛。听说王文涛要来济南任市委书记,在济南一市直部门工作的刘伟(化名)特意搜索了他之前的一些讲话,“有关于招商引资的,有关于征收拆迁的,有关于城市管理的,就是没有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
转念一想,刘伟就明白了,从上海到昆明再到南昌,对于这几座城市而言,空气污染并没有济南和其他北方城市这样严重,因此,没找到相关讲话并不奇怪。
但是雾霾在那年依然很积极地刷着它的“存在感”。王文涛来到济南赴任的第三天,就领教了这座城市的坏天气。2015年的3月29日,济南天空一片灰黄,连续12个小时空气质量指数“爆表”。
“作为一位一直在南方城市工作的领导,北方的这种雾霾天气,对王文涛书记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也应该是民生方面最大的挑战。”一位接近王文涛的人士徐成(化名)对齐鲁晚报记者坦言。
从“城市风道”
到关注防尘网网眼
抓经济建设,王文涛经验丰富,抓雾霾治理,他会怎样做呢?“一开始心里真没底儿,但现在感觉心里能踏实一点了,”刘伟说,在这两年时间里,王文涛带领济南走出了一条越来越深入细致的治霾之路。
王胜亮(化名)对2015年4月的那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题调研座谈会记忆犹新。“王书记刚来济南还不到一个月,开了多场调研座谈会,关于环境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场。”当时在现场的王胜亮也在期待,想看看新书记能给济南的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王书记说到分析污染源、第三方治污、治理渣土,还提到了通过市场化办法‘引摊入市\’来治理露天烧烤,看得出来,书记做功课了。”最让王胜亮感到新鲜的,还是王文涛抛出一个新观点——“通过城市风道来吹走雾霾”。城市风道这一课题,也正式列入了环保部门的研究当中。当年的11月,济南的三条城市风道对社会公布。
2015年年底,济南的空气质量依然不理想,甚至有多个月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末位,很多人给济南冠上了“霾城”这样并不光彩的称号。
这无疑给王文涛带来很大的压力。“济南空气质量又是倒数第一,市委书记火了!”有媒体在报道的时候,用上了这样的标题。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王文涛和济南其他主要领导开始了突击检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把这种检查变成了一种固定动作。2015年11月,他带队查了济南庚辰铸造材料有限公司、蓝星石油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及一些施工工地。“环保只会越来越严,原来大家可能会有侥幸心理,环保措施的检查往往是一阵子,现在不会了,‘一阵子\’变成‘一辈子\’了。”检查结束,他这样告诫出现环保问题的企业。
话不多,分量却很重。
检查结束后的济南市委常委扩大会上,王文涛开始调整济南治霾的节奏:“现在已经不是坐下来慢慢查找原因、分析对策的时候了,必须尽快见到成效。”这次会上,王文涛提出通过政府补贴给市民提供优质低价煤,提出搬迁部分污染重的企业。这些现在已经都变成了现实。
时间进入2017年,对于雾霾治理,除了继续抓之前的工作,王文涛的要求当中多了“精准”二字,而他关注的点也越来越细,裸露土地上覆盖的防尘网网眼的大小,也被他关注到,并要求制定标准,淘汰网眼大、质量差的防尘网。
新闻推荐
3月19日,与会者听取嘉宾发言新华社发除了房地产市场,与会官员、专家、企业家还就环保、实体经济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创新政策执行不到位关于资本避实趋虚,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