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代客扫墓”背后是观念重塑

市场星报 2017-03-22 06:04 大字

近日,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推出“代客扫墓”服务。逝者亲属向公墓方提出申请后,雨花台功德园将开设一间视频直播间,亲属通过公墓官方微信公号,在输入密码后即可观看“代扫”全程。(3月21日《新京报》)

一直以来,祭祀先人、清扫墓地等就是中华孝文化的一种延伸,是中国人维系家庭观念和代系稳定的方式,然而当这种传统伦理遭遇现代文化冲击时,不禁让人追问:祭拜先人到底能否由他人代劳?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绝不能简单地站在传统民俗的角度,而是应该对其有一种理性客观的认知。因为,“代客扫墓”能够有市场,原因就在于有需求,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大量流动,很多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往往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扫墓的时候自己无法到场,请他人代劳也不失为情感表达的创新样本。

谁也不能武断地说,那些购买“代客扫墓”的人,对先人就是大不敬。因为,扫墓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传递对亲人的感怀,不管是在坟头痛哭,还是遥寄哀思,都是一种怀念和尊重,我国古代也存在过雇人送葬、替人哭丧的情况,那么,在现代社会出现“代客扫墓”就不足为奇。一方面,市场经济催生的商业交换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随着网络技术和“私人订制”观念对人们生活的介入,很多传统的文化风俗和规则,也在一步步被打破;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是以往旧习俗的繁琐要求和仪式,已经在慢慢走向简化,在保留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技术变换形式,何尝不是一种传承?

进一步说,人们在祭祀期间表达孝心、寄托哀思,也并非只有扫墓一种形式。若不能亲力亲为,不妨通过社交平台点一支蜡烛,或者写一句思念的话语追忆逝者,总比“走过场”要好得多。而那些支持“代客扫墓”看法的出现,也说明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变得更加多样,民俗的仪式感正走向简约、平和,社会观念也变得更加理性。

新闻推荐

轻信小男子办驾照被查

本报讯(YMG记者苗春雷通讯员姜波)一名男子在电线杆上看到办证小广告后,花三千元办了假驾驶证,被执勤交警查处。日前,一辆牌号为鲁Y53***的小型面包车沿港城东大街由西向东行驶至长宁路港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