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保健品“啃老”谁之过?

泰安日报 2017-03-21 10:16 大字
 

□张倩/文 赵坤/图

近日,六旬老人因买保健品被骗身亡,家人发现时,老人兜里有一张遗书——“从去年至今硬骗我买了6万余元保健品,说让我和老伴到云台山、西安、巴厘岛等地方旅游,至今一个地方也没去,产品也没拿到多少。”(据《半岛都市报》)

10万元的养老金,变成6万元的保健品,一朝醍醐灌顶,终于崩溃难忍。保健品与老人身亡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相信警方很快会给出说法,但是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为何屡屡得逞?老年人为何如此轻信骗子?谁来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不被“忽悠”?

骗术升级、“概念”横行,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保健品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的追捧。据中国保健协会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其中的50%以上。然而,在这庞大的数据背后,保健品市场乱象却层出不穷。

一方面,炒作“概念”、夸大宣传,保健品伪装成药品、普通食品号称有保健功能等现象比比皆是。业内人士称,近年来很多保健品靠忽悠对外销售,有70%以上的保健品存在夸大功效的现象。

另一方面,不法分子采取各种伎俩大肆推销保健品,骗取老年人的钱财。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品已是保健品行业内的推销“标配”,一些不法分子还打出“免费牌”、“专家牌”、“亲情牌”,向老年人变相推销高价保健品。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前10个月,被媒体曝光的保健品诈骗案例就有40余例,骗局不但套路深,而且还不断升级,花招百出,让人防不胜防。

保健品市场乱象,折射老年人亲情关怀缺失

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保健品诈骗案例屡见不鲜。饱经沧桑的老年人,为何会在保健品营销的忽悠面前缺乏“免疫力”?

从认知能力来看,生理衰退的自然规律使老年人的应变能力、防范能力、识别能力下降,在大量信息面前往往容易迷信“权威”,加之一些老年人存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从而容易被人误导;从心理角度来看,老年人更渴求的是亲情,可现实的无奈是儿女们忙于工作和各种事情,无法“常回家看看”,这给了保健品商家以可乘之机,亲情回访、“陪聊”拉家常,披着“亲情关系”外衣的“情感营销”对于孤独寂寞的老年人来说,往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除了老年人“耳根子”软,行业规范缺失、监管不力也是老年人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的重要原因。比如,保健品不是药品,其营销与医药品的营销究竟以何为界?正常推销和恶意诈骗之间何以为界?保健品不是药品,其作用有限,如果“过度营销”该不该判定违规?对保健品高价销售能不能定义为诈骗行为?而且,保健品市场监管涉及食药监、工商、质检和卫生等多个部门,有时候容易形成监管重叠,有时候又存在监管空白,究竟谁才是主要的执法部门?如何理顺机制、形成合力?

此外,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局,还与老年人对健康知识和保健服务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有关,当正规渠道的医疗保健服务不到位时,伪科学当然就会找到市场。

加强亲情慰藉、加大监管力度,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时候对保健品市场乱象进行整治了,以免保健品市场乱象尤其是保健品营销乱象,成为老年人晚景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需要监管发力。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明确专门的监管部门,避免“谁都可以管,谁又都管不了”的尴尬;修改和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法规,对包括以蒙骗和欺诈方式等在内的任何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增加给予严惩条款,尤其是对于保健品滥用绝对化语言命名、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旦确定诈骗,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需要制度创新。比如,对于利用老年人心理弱点的保健品销售模式,可以借鉴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让老年人享有后悔权,避免上当受骗;建立有奖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对违规生产和销售保健品的企业及个人进行举报。

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需要老年人提升防忽悠能力。子女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多与老人沟通,并提醒他们保健品不能治病,要适当做一些锻炼,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老年人不要轻信夸大的保健品宣传,也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健康专家”的推介;购买保健品时要选择固定的销售场地,还要认真阅读说明书,记得索要正规发票,一旦出现问题,持药品和发票尽快向相关部门投诉。

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对一些夸大宣传的骗术,媒体要进行详尽报道,提升老年人识假、辨假、拒假的能力;开设一些正规的养生讲座、养生频道,主动占领“养生课”这块阵地,满足老年人对养生知识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保健、科学治疗意识,最大限度地解决他们病急乱投医的问题。

热动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一些“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老人的防范意识变弱,缺乏亲情关怀,极易中招陷入“温柔陷阱”。

上海人大代表缪长喜:免费试用、情感渗透、饥渴营销,再加上一点云里雾里的“科技感”,很容易让一些老人落入陷阱。

@杜学峰:保健品市场乱象,损害的不只是老百姓的身心健康、经济利益,也有损政府的公信力。而这背后,最为紧要的是如何解决保健品市场监管中的“九龙治水”,没有形成拳头、合力和有法可依、依法严厉打击的问题。

新闻推荐

海曲路上两辆公交车追尾 日照交警: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本报讯(记者石娜)3月18日下午,在海曲路上有两辆公交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11名乘客受轻微伤。据目击者介绍,当天13时30分左右,在海曲路东港区政府东侧,一辆自东向西行驶的10路公交车追尾18路公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