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整治“挂证”
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
针对一些拥有注册建筑师、执业药师等资格的人将职业资格证“出租”出去牟利的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人社部将治理“挂证”乱象作为推动“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督促推动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
进展
已采取多项举措
近年来,经过多部门共同努力,从制度建设、加大惩戒力度及缓解“挂证”需求本身等方面入手,“挂证”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治理。各有关部门逐步加大清理打击“挂证”行为的力度。对个人提交虚假申请材料骗取注册证书、涉嫌挂靠证书等情况,调查属实的,一律不予注册。例如,2014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共查处存在挂靠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书行为的335人。
“经过努力,‘挂证\’需求本身也在缓解。2016年共有200多万人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在确保考试质量前提下,有效增加了人才供给总量。”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另一方面,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企业管理模式。如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注册建造师与建筑企业资质许可脱钩,从根源上缓解‘挂证\’需求。”
2
顽疾
难根治原因复杂
目前建设、食药、消防、环保、专利代理等领域“挂证”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建设领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关负责人分析,产生证书挂靠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当其冲的是利益驱动。职业资格证书持有人可以通过“挂证”牟利,企业通过“挂证”既能满足资质审查的需求,又可以节省人工成本。而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因为有利可图积极牵线搭桥。
其次是有的部门过高设置企业开办、年检时人员资格权重条件,一些不具备人员条件的企业为取得资质寻找具有职业资格人员挂靠,成为“挂证”的现实需求。
“挂证”往往还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例如取得职业资格人员数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证书挂靠违法成本较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发现、查处证书挂靠违法行为较为困难等。
3
治理
查处并曝光一批
此次,人社部表示将会同多个部门联合行动,重拳治理“挂证”乱象。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负有“挂证”监管的主体责任,要针对本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履行职责,尽快研究提出根治“挂证”的方案。
同时,有关部门还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建设,对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在网上公开,建立“挂证”黑名单,并适时纳入全国诚信体系,实现一处违规、处处受限。进一步降低资格资质门槛、清理取消与企业资质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人才有效供给。此外,要加强联合抽查。集中查处一批、曝光一批,“挂证”严重的要对当事人、当事企业、违规中介、主管部门追责,让“挂证”行为付出代价,形成震慑。
本报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周强王晓丹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28日以来,已有近20个市、县、区相继出台限购或限购升级措施。这其中既有北京、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又有河北涿州、浙江嘉善这样的受外溢效应影响的环一线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