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云朵上的歌谣 感受彝族民歌文化
——彝族民歌“云朵上的歌谣”进高校巡回演出
彝族民歌“云朵上的歌谣”
将走进高校
“我们定位这台节目为彝族民歌‘云朵上的歌谣\’,从一方面是形容我们彝族民歌的美感,聆听优美的彝族民歌犹如漫步在云端之上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云朵上的歌谣\’又隐含了彝族民歌生长环境都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策划此次活动的总导演、老彝腔组合之一的龙鲁者老师说。
为加快民族文化建设,推动彝族文化发展繁荣新局面,吸引彝族文化爱好者深入挖掘彝族文化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彝族民歌文化、风土人情和大凉山农特产品以及雷波旅游风光,雷波县拟于今年3月10日至21日在省内部分高校举办雷波彝族民歌“云朵上的歌谣”进高校巡回演出。
此次彝族民歌“云朵上的歌谣”进高校演出活动分为“远古的歌谣”、“妈妈的歌谣”、“我们的歌谣”三个篇章,共计13个节目。23名表演者均为雷波本土知名歌手和演员,参加此次演出的“老彝腔组合”、“三色索玛”和“表哥表妹”组合不仅活跃于歌坛,而且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老彝腔组合”2015年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农业部、安徽省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农民歌会”,一举夺得“西部歌王”桂冠。“三色索玛”进军“星光大道”,获得周冠军。“表哥表妹”组合参加“民歌争霸——2013中国国际民歌大会”,与来自全球11个民族的21组民歌选手对决,“表哥表妹”一路过关斩将,以精彩的表演勇夺第一,捧起了“民歌争霸”的最高奖杯。
“为了办好这次彝族民歌‘云朵上的歌谣\’进高校巡回演出,我们主要负责人提前一个月就在精心谋划表演内容,在选择歌曲上更是通宵达旦、加班加点提前整理和编排,只为了表现出最纯正的彝族民歌。我们每一位演员都自发甘愿付出,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排练工作密度高、难度大,每一位演员都保持积极的状态来准备此次活动,真正做到有备而战。”老彝腔组合之一的卢昆老师说。据了解,县文化馆62岁高龄的马云峰老师亲自参与到活动道具的制作,演员们表演所用的道具都是马老师用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制作出来,为此次活动的成功演出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龙鲁者说,这次排练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整台民歌剧创作排练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加上所有演员都是临时组合在一起,其中有老师、公务员、老百姓,目的就是为了把生活中不同职业的人聚集起来,才能更好地多元化地表现出彝族的文化。这台节目融合了十月太阳历、彝族物种起源说、古彝文、毕摩文化等彝族文化精髓,加入了彝族婚俗文化、彝历年、火把节等传统文化,还融合了服饰、饮食文化等,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原生态民歌的风格,同时还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表达手法,大家有信心把这次的巡演演绎好,同时将进一步的打造彝族音乐文化,争取把彝族民歌剧推出凉山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世界。
巡回演出唱响雷波
有效助推经济发展
“能够走进高校宣扬雷波彝族民歌文化,对外展示雷波旅游业、大凉山农特产品,能够在各大高校唱响雷波精神,对于自己在雷波三年的挂职生活,算是一个最美好的道别。”
挂职雷波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晓玲说,为感恩社会各界、各大高校对雷波的帮扶与支持,为助力四川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的开幕。我们组织了这次彝族民歌“云朵上的歌谣”进高校巡演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外界能进一步了解我们雷波彝族民歌文化,通过文化软实力,助推精准脱贫,以巡回演出唱响雷波,提高雷波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雷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以及雷波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拟定于3月10至21日彝族民歌“云朵上的歌谣”将在四川理工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宜宾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成都工业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共9所高校和峨眉山大佛禅院巡演。届时省文化厅将全程跟踪报道,利用网络平台向全社会推送。
为传播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为雷波与各高校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雷波县将在高校巡演期间推介雷波旅游产业和大凉山农特产品,拟有三项系列活动在各大高校一并推送。与相关艺术院校签订雷波演艺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凉山州电子商务协会等两家电商企业与各高校将签订大凉山农特产品走进高校食堂及超市的合作框架协议;雷波县教科局携手成都追银族饰品股份有限公司将发起《阳光心语》公益活动,捐赠图书给大小凉山的孩子们,让孩子们品读到这本字里行间散发着暖暖爱意的爱心读本,知感恩、行感恩。捐赠者将获得天籁之音《雷波彝族民歌典藏版》碟片的回馈。展示的农特产品有鲜竹笋、野生核桃、雷波脐橙、毛峰、马湖莼菜、山葵等产品。另外还有凉山州国林大自然笋业有限责任公司、凉山州特色农产品销售体验中心两家电商企业将一并宣传野生罗汉竹笋、泡椒、干笋、盐源苹果、会理石榴、跑山猪等产品。
传承与发展彝族民歌
雷波在努力
“我深深的热爱着彝族文化,梦想打造一台能够代表中国彝族民歌之乡的民歌剧向外推送。”龙鲁者说,从前,彝文只有很少人常握,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势传播,彝族民歌在彝族文化传承当中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对于传承彝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彝族民歌是雷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雷波彝族民歌是凉山彝族民歌的代表,传承至今的彝族民歌共有5000余首,各种彝族民歌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相互促进,融入到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雷波享有“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中国彝族民歌之乡”、“孟获故里”等美誉。受彝汉和谐多元文化的影响,雷波彝族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彝族民歌资源十分丰富。这些彝族民歌不但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古朴久远,多姿多彩;而且既有因居住封闭而让历史定格在不同形态,保留完整的原生态民歌,又有彝汉文化长期水乳交融而不断演绎发展的现代民歌。雷波彝族民歌是雷波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凉山彝族民歌的代表,是彝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雷波彝族民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古朴久远,集彝族民歌之大成,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彝族民歌的代表,是与火把文化、服饰文化、毕摩文化并称的彝族四大文化品牌之一。雷波彝族民歌主要分为婚礼歌、丧葬歌、情歌、新年歌、比赛歌、劳动歌以及毕摩、苏尼作法事时唱的歌,这些歌曲反映了彝族人民劳动、生活、感情、风土人情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雷波文化部门从流传于民间的5000多首民歌中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首彝族民歌。男女老少高兴时要唱歌,伤感时也要唱歌;求偶时要唱,寂寞时也要唱,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歌”之说。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雷波县“中国彝族民歌之乡”荣誉称号。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跃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一老一小”,是最需要呵护的两类人。在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中,民政部门和村居委会的监护职责成为一大亮点。然而,从家庭监护走向社会监护,还要迈过哪些坎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