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父母的对话
2007年春,我开始用摄像机记录父母的生活。
最初,是我无意间的一次拍摄。当时,父母都不习惯,当我拍摄的时候,他们就会拘谨起来,原本手头的活儿,也都放下,说道:“别拍了,不自在。”
初次拍摄完毕,我回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那段影像及父母的话语是如此平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十年之后的今日,我再次回看,就觉得那真是一段美好的记录。
影像中父母的话语,是如此的有“哲理”。影像中父母的容颜,原来老去得如此之快,甚至远超我的心理承受能力。
十年时光,就在我给父母拍摄的几十盘录像带中,悄然滑过了。一
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晚饭后,躺在宿舍略有凉意的小床上,照例给母亲打了个电话。
参加工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亲情的理解逐渐透彻,养成了每天晚上给父母打电话的习惯。每次的通话,基本就是“老三句”:吃饭了吗?在干啥?今天做什么了?
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听到父母的声音,我心里总会觉得踏实一点。
打电话时,听见母亲的声音不对,我就问:“妈,你感冒了?”“没呢。”母亲说。
可我一听,声音不对啊,母亲在电话那头好像是哭了呢!“那你咋哭了呢?我还以为你感冒了。”我接着问。
母亲应答道:“刚看完焦波写的《俺爹俺娘》这本书,你看人家写的,真好。一亩地有个场好,一百岁有个娘好啊!焦波给他娘写了一首诗,本想谱成曲子唱给娘听的,没有想到娘走了,永远也没有机会了。人呐,唉!”“一亩地有个场好,一百岁有个娘好”,这句话,母亲给我唠叨了不下百遍。母亲原是被这本书感动地流泪了。“我爸在干什么呢?”我问。“看《文化苦旅》,这么高深的东西,看不懂,一拿起来就想睡觉。这样的文章,你爷俩在一块研究研究还行,我是白搭了。”
父母感情甚笃,结婚以来,和睦相处、相敬如宾。父亲在闲暇时总喜欢找一本书来读,母亲也就跟着父亲读,遇到不明白的,父亲正好可以教一下。
每次回家,我常会看到父母每人手捧一本书在那里读,我就逗他们:“怎么着?你们又在学习呐!”
这时,父亲就说:“你妈啊,就是我带的研究生,跟我好几十年了,得学了多少东西啊,要算学费,很了(老家方言,太多了的意思)。”
这时,母亲就合上书,摘下宽边大眼镜,乐呵呵地说:“别在那里卖弄了,跟你好几十年了,什么也没挣着,你还有脸说?下去做饭了,儿子回来了,改善生活!你也别在那装积极了,快去菜园看看弄点菜回来。”“谁说没挣着?儿子不是挣的?真是的。”说完,父亲也就下了炕,挎起一个提篮,到菜园摘菜去了。
看到这里,我就会补上一句:“你们这俩‘大学生\’,说的都有理。”二
久病成医。
父亲的心脏病自2002年春加重后,就一直自己琢磨着配制中药进行治疗。
父亲本就喜好读书,生病后,就对着一本《山东省中草药手册》和几本中医入门书籍,结合五莲山区一些现成的中草药,以丹参为主,辅以黄芩、银杏叶等熬制汤剂,连续喝了5年多,效果倒也明显。但每到入秋后气温下降,还是会有胸闷气短的症状。
2007年的11月,气温骤降,父亲又病了,病得很沉,发烧39度多,3天未退。
父亲没让母亲打电话给我,说是不能耽误儿子工作,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就要卯足了劲儿往前冲。父亲还说,虽然不能给儿子帮忙,但也不能给儿子拖后腿。
母亲不放心,偷偷给我打了电话。11月17日晨,挂掉电话后,我收拾行囊,回家。
父亲躺在土炕上,面容憔悴。看到我回来,他说了一句:“没跟你说,咋回来了呢?又是你妈打的电话,我说不让打,她非不听。”
我赶紧沏了茶,给父亲端过去。父亲躺在炕上,手上的针都还没拔下,就跟我拉七拉八、蝈子蚂蚱的一通说道,病意全无。
父亲说,男人干事业要紧,可不能为一些婆婆妈妈的事情多想,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样子,做事情要有男人的气概,不能优柔寡断。
父亲说,男人要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见解,可千万不能做随风草,别人说啥就是啥,自己看准的道路,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
父亲说,男子汉不要想家。雄鹰展翅冲霄汉,家雀蜷身恋屋檐,你看看历史上的人物,但凡有出息的人,有几个想家的?
父亲说,人生苦短,当你感觉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其实已经老了。人这一辈子,好时候就那么几年,抓住了这几年,就会决定你一生的走向。你现在,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要把握住。
那次,父亲还第一次跟我说以后去世的问题。父亲说,以后要是我跟你妈去世了,你就真正成为独生子了,所以你现在就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要有养家糊口的本事,我跟你妈不能跟你一辈子。
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泪如雨注。
父亲还说,人这一辈子,还是两口子最亲。这些年来,我跟你妈相互扶持着这么过来,我受的苦你妈知道,你妈受的苦我知道,作为孩子,你能知道多少?你也就是听了个皮毛。这些年我生病,还不是全靠你妈照顾我?
父亲的这些话,时至今日,我仍谨记在心。三
2007年,我27周岁,还没有结婚,父母就着急了起来。父母就一次次地给我上课:不要心比天高,要往低了想。
巧合的是,这一年的10月12日,我参加网易日照博友群的聚会活动,幸运地碰到了心仪之人,交往之后,就跟父母说了这事儿。
父母闻听此事,又是一番教导:“敬敬(媳妇的名字)父母都是老师,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不差,人家愿意跟咱就行,你那点本事我知道,别把自己看高了,敬敬配你,有余。”
父亲说:“等你结婚以后,一定要对敬敬好,人家既然要跟你过日子,是看得起你,不能让人家跟你受委屈。两口子要和和气气过日子,少年夫妻老来伴,你把我这些话记下来,等大了你就明白了。”
婚后9年来,我愈发体会到这些话的厚重。
十余年来,我在无数个夜晚,通过日记、影像所记录的内容,品味与父母的对话。
几乎是每一次的品咂琢磨,都有丰富的养分沁我心田,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我知道,这些对话,将如明灯,永远指引我此生的前行之路。
图①“也给咱家的玉兰花浇点水,再不浇干死了。”父亲嘀咕着。
看到父亲能把一桶水举那么高,母亲慨叹地说:“哎!我是不行了,老了,腰疼啊。”
拍摄时间:2007年11月4日
图② 泡上一壶茶,爷俩拉个呱。茶壶盖找不到了,父亲顺手拿个茶碗当盖子。两个茶碗都没有把手,当然是我的“功劳”。“你都28岁了,还不抓紧找个媳妇,俺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愁人。”
父亲泡上一壶茶,陷入沉思。
拍摄时间:2007年11月4日
图③ 入了秋,气温骤降,父亲着了凉,血压接着就上来了。父亲扛不住,病倒了,母亲就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过来挂吊瓶。我伺候着茶水,爷俩对视,父亲又给我讲了一通道理。
拍摄时间:2007年11月18日
图④ 母亲看完万平口演艺广场上的雕塑,说:“这个营生雕刻得真好,不过得花很多钱了。”
拍摄时间:2007年12月1日
图⑤ 母亲把吃剩下的鸡骨头用铁锤砸碎了喂鸡。“鸡吃上这些骨头,还爱下蛋。”母亲说。
拍摄时间:2007年11月4日
图⑥“我也看看来。”父亲在看我给他拍的录像,母亲在厨房做饭,循着声音也凑过来说。“再怎么看也是那个老样。”父亲笑着回答。
拍摄时间:2007年11月18日
图⑦ 父亲对着一本清朝末年印刷的《三字经》对我说:“你看看人家这个字写的,真板正,你也得好好练字。”
拍摄时间:2008年3月9日
图⑧“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母亲拿着这本《百家姓》,读得有板有眼。
拍摄时间:2008年3月9日
图⑨ 父亲对着一本清朝末年印刷的《张天师发病书》,给母亲讲解了起来。生活中,父亲给母亲“一对一授课”的场景,很常见。
拍摄时间:2008年3月9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陈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8日就规范中成药药品名称问题表示,下一步,对于已上市的中成药中根据有关规定确需修改名称的产品,食药监总局将给予其一定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