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广阔市场 打响特色品牌 ——岷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见闻
对接广阔市场 打响特色品牌
——岷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杨世智 通讯员白文科
近年来,岷县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了优质农特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政府搭台 助推电商发展
家住岷县农村的“80后”小伙儿於军强,是一家专门出售中药材网店的老板。去年以来,岷县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实施电子商务扶贫开发。受惠于这一政策,於军强的网店从货源组织,到网上营销系统开发及维护等,都有政府相关部门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目前,他的淘宝店铺“岷县当归人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除了支持个人创业外,岷县积极与淘宝网、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开展合作,开设淘宝网“特色中国—岷州馆”“兰洽会岷县产品展销馆”等,并邀请省内外专家对大学生村干部、电商企业代表及各乡镇电商人员开展网络营销、供应链管理、安全支付等培训。积极争取国家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缓解电子商务企业融资困难。2016年,岷县电子商务销售额达8318.75万元。
今年,岷县结合贫困村实际,采取“企业+基地+网店”“协会+合作社+网店”的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和订单农业,培育一批效益较高、影响力广、销售份额较大的网店,与贫困村结对建立生产加工基地,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
示范带动 激发创业活力
在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中,岷县注重典型示范的引领效应,发挥乡村电商服务站服务当地群众的作用,引导农民通过发展电商致富。
“80后”青年李文君4年前开始创业,如今已成为岷县创业者群体中的带头人。借助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李文君在淘宝网注册“琪祥阁食品专营店”,销售家乡的中药材,年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县里帮她设计制作了产品包装,认证了农产品质量,并提供宣传平台和推介渠道,支持她与多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户签订订单。
与此同时,岷县还逐步在贫困村组建电商扶贫合作社,按照“专业电商+贫困农户”“网络销售+定制生产”“优质产品+优质市场”“线下体验+网上预订”的思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扶贫”模式,使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上的贫困户特色农产品年交易额平均增长20%以上。
截至目前,岷县发展网店220家,电子商务中介53家,物流快递企业22家,建成网货供应平台14家,电商从业人员达到5000多人。
汇集资源 打造特色品牌
在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同时,岷县注重汇集资源,在网络平台打造岷县特色优质品牌。
2016年,“岷县当归”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也出台了《岷县当归道地药材标准》,明确了“岷归”的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储藏标准等。
岷县提出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栽培,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一方面稳定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优化种植方式;另一方面探索运用国际通用的编码技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实现对中药材种子、种苗产地的地理环境、种植过程、采购加工、检验仓储等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分析,建立质量流通追溯体系,为道地中药材打造专属“身份证”。
如今,随着优质的“岷县当归”等道地中药材在网上的热销,网络消费客户群辐射27个省区市的100余万客户,线上销售产品发展到30多类100多个品种。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尹旭阳)2月16日至4月15日,省公安厅交管局与省运管局联合在全省集中开展教练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工作,实现教练车辆底数清楚、标识规范、制度完善、管理健全的目标,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