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就业形势不乐观,理性就业为上策

甘肃经济日报 2016-12-27 00:00 大字

孙亚华

尽管各地教育部门、高校等开展了综合措施帮扶就业,但由于大学生总量依然维持在高位状态,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适合毕业生的岗位依然相对不足,尤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竞争激烈。但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同时,随着中西部对人才需求及优惠政策加大,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去二线城市、中西部就业,择业更理性和务实。(经济参考报月日)

近几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如楼市一样,人数年年攀升。从年毕业人数的万到年的万,年的时间人数增加了万。随之而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等问题甚嚣尘上。但纵使就业形势“压力山大”,很多高校毕业生依然选择竞争更为激烈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行政、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对高校毕业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与此同时,尽管一线城市的吸引力难以抗拒,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择业更为理性和务实,选择去二线城市、中西部城市。

为何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到二线城市、中西部就业?首先,一线城市的物价水平、生活成本较高。居高不下的房价以及持续增长的生活压力等各种实际困难,都是大学毕业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次,二线城市、中西部城市物价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较高,有利于大学毕业生逐步有学生向社会人转变。再次,随着二线城市、中西部对人才需求及优惠政策加大,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发展空间越来越宽广,毕业生施展个人才能的平台越来越多,有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

大学毕业生择业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树立正确择业观、理性就业责无旁贷。为此,国家应加强扶持引导,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为高校配置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高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应积极提供支持、帮助,多组织一些招聘活动,引导这些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人才市场的变化,放低姿态,从基层做起,提升竞争力;大学毕业生也应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早做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就业渠道,多向选择就业单位。

新闻推荐

标本兼治让住房回归其居住属性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明年房地产市场新动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楼市定下“平稳健康发展”主基调,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并就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做出了布局。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居住属性是其本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