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滋味 林国强
好文共赏,我们在等你
《阳光报》好文共赏版面以发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为主,内容包括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杂文,展示文学性和艺术性。当然,它也很接地气,学生们的优质论文、征文比赛、也都可以来联系我们。通过后的文章将被挑选刊登于《阳光报》的美文版。欢迎全国各地作家、诗人、评论家来稿,欢迎各行各业文化人来稿,欢迎小学生、大学生们来稿,也欢迎社会各界的“草根”作者踊跃来稿。
当然,如果大家想看谁的文章,你们也可以私信我们,票选出自己喜爱的作家,我们来帮您联系。
提升报纸文化内涵、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好文共赏,我们在等你!
投稿方式:1.关注“作家那点事”微信,私信小编;2.邮箱:yangguangbao@.com;3.投稿请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提及年龄,我比较敏感,对它怀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联想。
记得念小学、初中那会儿,我曾热切地向往自己快快长大,偶尔和高中生们一起交谈几句也会兴奋不已,感觉已一脚踏进了那个交际圈。日盼夜想,终于到了岁高中毕业。那时候正遇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也没多想就背上行装,意气风发地去市郊下乡插队当知青了,与朴素可爱地农民兄弟一起摸爬滚打了三年多。等到跳过了这个青春的门坎,我对自己的年龄是如此自豪。那时想想,苍老是那么遥不可及。即使有前辈告诫我说:人一生很快的。当初的自己仍像听梦一般。那时甚至觉得三十多岁就是令人伤心的年龄。我当时有点相信人是会老的,可从不曾联系到自身,总感觉自己是年龄上的富翁,可以挥霍一下。一年又一年,渐渐地,每一次过年,变得不隆重了,年龄增长成为例行公事一般。待有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和新家,年龄一度变得无足轻重。
年复一年,行踪匆匆,岁月不仅给予了很多内容和很多新鲜的情感,也给予了很多的磨练和很多的精彩。但我总感觉年龄在暗暗积蓄,想着不去理会,永葆青春。但每每想到青春不在便要倒吸一口冷气。不过,单位同事大多知道我的真实年龄,想要隐瞒都没门。一些后起的小辈们好奇,猜测我比他们大不了多少,也不过误差七八岁,是啊,对于这些年轻的同事们来说,三十来岁与四十多岁不就是一码事?其实,我心中明白,这些年轻人已不再把我列入其中,他(她)们风趣得体的话无非是不想伤害我而已。是啊,对于中年人而言,一脚迈过了年轻,一脚跨向了衰老!原来,人人都抗拒不了岁月的脚步。
年龄,能把我们的注意力牵引到体验人生的滋味上。想想自己也是,一晃已到了花甲之年,世界的隐秘已知晓大半,人生的输输赢赢也一一经历,实在像舞台上的主角;不再迷惑,不再彷徨,因而富有力量,深沉机智,从容淡定。倘若没有过去的单纯浅薄,没有一路过来的磕磕碰碰,想必自己也不会有今日的冷静和坚强。即使过去的岁月里,有过很多的遗憾。我忽然觉得中年才是人生最理想、最成熟的阶段,它依然是个美丽的年龄。一如梁实秋先生所言:“……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年龄是岁月的鉴定符号。年龄,其实就是一年重复一年。一个新的愿望在脑中升起,一个失望的消息被压在了心底;今年或许得到一件新的礼物,明年说不定又会失去某一样东西。一次,我和老同事聊到什么样的年龄段有意思?结果我们一致认为幸福的年龄段和痛苦的年龄段都有意思。而没有故事的年龄段最乏味。对每个人来说,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有一种心情。在愉悦的时候显得爽朗,在受挫的时候让人沮丧。忙碌者觉得太吝啬,但终究会归于平静;而无所事事的人却感到出奇地大度。
年龄是时间的特殊表现。年龄太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别指望它会拍马奉承说好话,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行走着,快慢好坏只是每个人的心里感觉。它一往无前也一往无回,不会因你我的眼泪而停留。人,既然活在世上,总会遇到快乐和烦恼的事情,不管你处于怎样的年龄段,若能在心里存着点淡淡的滋味,能在自己有空的时候说起:“我们当时那个年纪……”
年龄是生活的一种状态。年龄紧紧尾随每个人而来。决不会理睬你的情绪,它的亲近总给我们平添了几分清醒。一个人,再善于修饰保养、再显年轻,都不能与时间抗衡,因为时间已经将衰老不知不觉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人,都是这么一年年的老下去的,每个年龄段都能找到曾经风光的地方,即使到了七八十岁,成为一个儒雅渊博的老者,也照样会令人肃然起敬。
人生之乐不在年龄。苍老的是年龄,成长的是经历,成熟的是心智。我不喜欢白发,但我不反感变老。因为我相信,每一种年龄段都不会有一览无余的人生,都有难解的奥秘,都有特别盼望的东西,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心里存有亮光,我相信每一种年龄段都会充满魅力,美丽无比,值得品味。
酒醅气香弥故乡
秦紫
我的故乡,在东方佛都法门寺一带。过去那里的交通十分闭塞,人们和外界少有来往,唯有悠远的河水从乔山的深处淌出来,养育着这一方水土,和著名的法门寺一起演绎着一种特有的地域风俗。这一带过去很穷,人们走亲戚都讲究送挂面,现在没有人送了,臊子面也只有在婚丧嫁娶的时候露露面。至于酒醅子现在还有,但不是像过去那样是家常便饭。
小时候老家种莜麦是常见的,主要是为了给牲畜种饲草。如果一年雨水来得迟,有些坡地种其他庄稼长不好,就种上莜麦。若是能长成便好,实在长不成,就将尚是绿色的麦秧子割下来,捆成捆晒干,冬天喂牲口。收成的莜麦子,有两个用途,一是磨炒面,炒熟了磨成粉,白而细腻,比小麦粉还香;二是做酒醅子,是一流的原料,再无出其右者。
酒醅子始于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状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绵甜适口。酒精成分含量仅为0.5%~1%,看上去像街头卖的浇蛋花的醪糟汤,不像一般酒那样清澈。称它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老弱妇幼和不善饮酒者,均可大碗来喝。饮时或温或凉,四季皆宜。传说中“贵妃醉酒”中的“玉浆”正是酒醅子。
一年三百六十天里没个闲头。那年月,粮食紧缺,更没有大鱼大肉吃,大伙的体力早就透支了,可是家家都会酿酒醅子。酒醅子的原料是莜麦,类似于糯米,也有粘性,是燕麦的一种,属于粗粮。做酒醅子还要用到甜酒曲,都是从走村串巷子的货郎那里买的。是一个小纸袋,里边装着一些颗粒。这东西的功用,与酿酒的酒曲,拌醋的醋曲,以及发面的糟子,是同一个道理,都是人类最早对有益菌的利用。乡亲们的精气神全凭它来养。谁家的炕头上没有一坛子酒醅子,中午或下午劳作回来的大叔大婶们,不是先吃饭,而是先从坛子里舀出一大碗浓烈醇香的酒醅子,一口气灌下去,既解渴又解乏气。
记得我爷爷当年已经七十岁了,还给生产队当饲养员,干活的力气全凭酒醅子,有一次喝了酒醅子,光着膀子唱着:“酒是粮食精,没有不得成,酒有十个胆,喝了敢上山。”推着高脚独轮车,一个下午就把有二十几头牲口的圈粪给起完了。
我爷爷会做酒醅子,前三天夜里在编织袋里装了玉麦子在水泥地上摔,搋了皮收拾干净,余下的过程我没有留意看。反正是三日功成,让我们叫了亲戚家的孩子来喝。老家和村子上的人以及新老朋友来,也是让到家里来喝酒醅子。
最盛大最热闹的要算酒醅子会,在每年的十月举行。秋收以后,乡亲们在一起相互庆贺夏秋粮的丰收。这一天,家家户户所有的亲戚都来了,方圆十里八乡的村子都走空了……
招待亲戚家家户户都不含糊,再穷的人家也要用酒醅子款待客人,平时自己家喝酒醅子很随便,这时候特别讲究。先把坛子里的酒醅子倒出来,再兑上水用文火加热,直到醇郁的酒香飘出来为止,然后用粗一点的屉布过滤除去酒糟,最后倒进大茶壶里准备待客。喝酒醅子的时间一般都是下午,中午先招待亲戚们吃主饭,肚子里实在了才敢喝酒醅子,不然会大醉的。刚开始,男女老幼都能喝几小杯也不觉得上头,可是一个小时后,没有酒量的人就会面红耳赤,头上冒汗。最能喝的是那些老少爷们,个个酒量过人,没一个服输的,你划他猜,你敬他劝,好不热闹。直到傍晚时分,整个村子上空还弥漫着浓郁的酒醅子的香气。
新闻推荐
陕西移动“爱心100”助学行动11年捐款超过2035万元资助陕西5500名贫困大学生走进校园
记者曹晏陕西移动联合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年“爱心”助学行动座谈会于月日在西安举行,这标志着年“爱心”助学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陕西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