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屠呦呦的奖杯,叶嘉莹的车 ◎龚德位

亳州新报 2016-12-09 00:00 大字

年凤凰卫视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现场,终身成就奖部分由窦文涛与陈鲁豫主持,他们人手各持一尊奖杯。在颁奖前由主持人隆重介绍二位得主。可在典礼开始前几分钟,窦文涛才得知自己手上这尊奖杯的获得者她不来。

这给了以嘴皮子利索著称的窦文涛一个好机会,他在现场好好“揶揄”了一下这位“大牌”得主。在介绍这位得主前,窦文涛说她是不能来,还是不想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分析,而这位得主就是屠呦呦。很多媒体人谈到她都说很惭愧,在她得诺贝尔奖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窦文涛接着继续“耍宝”,说在她得诺贝尔奖以前,他就知道她了,还专门做过一期节目谈她。只不过呢,在整集节目里面他都叫“屠嗷嗷”,整期节目大概“嗷嗷”了多回。她得了诺贝尔奖后,终于认得了两个字,应该是一个字,这就是华人和华人之间的差距啊。

窦文涛接着说:“今天由我代持她的奖杯,我们在这里想念她、赞美她,我不知道咱们一块在这儿惦记屠呦呦她老人家,此时此刻她会不会在家里打个喷嚏什么的。大家代我掌声送给咱们的屠呦呦。她要是实在不来,我的决定是——我去。我希望我能够背负着咱们全场观众对她殷切的问候,把这个奖杯送到屠呦呦教授的门前,如果她给我开门的话。”在这庄重严肃的现场,窦文涛却用这样“搞笑”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知识、对科学的尊重,对一辈子勤勤恳恳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尊重。为什么她值得咱们这样?因为她和她的同道,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挽救了至少上百万人的生命。用窦文涛的话说就是只要你该得奖,那么我们就非让你得奖,管你高兴不高兴。因为,这样的贡献也是我们全体华人的荣光,面对屠呦呦教授的贡献,我们怎能不向她特别致敬呢?

而另一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中国古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女士,陈鲁豫说她有着水一般的存在,她岁母亲去世,岁远嫁他乡,跟着丈夫到了台湾,丈夫关了监狱后她投奔亲戚,被迫寄人篱下。后来叶先生为了养家糊口,带着家人到北美谋生。叶先生曾经特别伤心痛苦,痛苦到曾经想过自杀。在最痛苦绝望的时候,她总是从中国古典诗词当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总是默默承受,但是从不跌倒,承受的时候也要走自己的路,这非常像水,因为水可以装在不同容器当中但是永远在做自己。

先生做老师教书育人,讲中国古典诗词多年,她的讲台容得下七八岁的孩子,也有七八十的岁老人,所以她真的是桃李满天下。叶先生今年岁高龄了,但是如果你看她每一个时期的照片,你都会感慨这真的是一个优雅了一生、美丽了一生、从容了一生的女人。她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磨难、太多的痛苦,不过她一生都在专注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欢且相信的事情。叶嘉莹教授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其他地方,为中国的古典诗词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搭起了桥梁,并播下中华文化的种子,让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颁奖后,窦文涛采访叶先生,说他想跟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问她会不会觉得他这个学生的岁数太大?

没想到叶嘉莹教授坐在轮椅上马上夸奖道:“我每次都看你的锵锵三人行,你是很能说的,你的口才非常好。”

窦文涛听了直呼:“我的娘啊,今天值了!最大成就得主!我特别喜欢古诗词,我希望能够跟从您游学,于是我现在能够表现的实际行动就是我能不能把你推下台?我想能够推送我们的老师,今天真的捡了大便宜!拿了屠呦呦的奖杯,推了叶先生的轮椅。此生无憾!”

拿了呦呦的奖杯,推了叶嘉莹的车,的确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因为这是对科学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尊重!

新闻推荐

爱不爱是其次, 相处不累最重要

○小北我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样几个问题:谈一场恋爱,从恩爱甜蜜到累觉不爱,需要经历多长的时间?一年?两年?抑或更长时间。谈一场恋爱,是彼此间非得要爱得热烈,还是只要相处不累即可?而遇到一个人,既要相处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