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让“可信互联网”落地生根

贵港日报 2016-11-22 00:00 大字

杜学峰

主持人语:可信、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互联网改变了交往的方式,但并没有改变交往的实质。建立“可信互联网”成为世界共识,说明“信任危机”已是世界问题,需要认真应对。

11月17日下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媒体发展论坛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枕水厅举行。

这次乌镇峰会取得的所有共识当中,建设“可信互联网”可以算作最为鲜明的一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认为,可信是网络共治格局塑造的基础和抓手;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王一彪认为,“传播的秩序、传播的质量、传播的品质决定着新媒体的未来,新媒体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和生态,其根本途径还是共同建设可信的网络空间”;而领英执行主席、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的看法是,建设“可信互联网”需要构建一个可信的世界,最重要的是搭建起值得信任的平台。

专家学者共同指向“可信互联网”的建立,足见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必须解决的地步。其实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初衷,也就是搭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的平台。因为互联网这个堪称当代最为伟大的发明,同样是把“双刃剑”,在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同时,也被一些人用来危害社会、危害人民。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其中大量流播的不可信的信息,就是巨大的危害之一。这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已经有过惨痛教训。比如大学生魏则西之死,比如网络大V的无中生有和肆意造谣,破坏了社会的安宁。

建立可信互联网,需要取得更大共识。这次乌镇峰会就此达成了几乎一致的意见,奠定了思想认知上的基础。有了这个认知,方能“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在网络主体多元、利益多样的背景下,坚定共赢共生的决心;懂得唯有真心相待才能真正推动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道理;也明了只有在可信的网络上,人与人、国与国才能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也正是本次大会的主题。

建立可信互联网,需要付诸具体行动。可信互联网是个愿景、是个期待,愿景和期待的实现必须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莫道天涯海角远,但肯摇鞭有到时”,全部“诀窍”就在“摇鞭”。其中,主流媒体坚定地成为纷繁信息的过滤器、偏激观点的校正阀和社会心态的压舱石,就是努力的题中内涵。此外,领英公司实行用户实名注册,通过真实的人际关系助力建立起“信任网络”,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和一个有益的借鉴。

建立可信互联网,需要提供法规保障,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法治社会,更需要法治成为引领成为规范。因为网络尽管没有边界,但绝不是法外之地。近年来,我国依法关停了许多违法网站,对一些违规大网进行整治,就是法规保障的例证。今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集中查处一批网民反映强烈、大肆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依法关闭非法网站200多家。有关网站依法关闭微信公众账号、微博账号、QQ账号、贴吧等6000多个,彰显了法治的权威。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高度发达的传播技术同步带来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弊端的时候,网络空间的清朗可信,日益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和热切期盼,对此不能置若罔闻。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只能是朝着“可信互联网”的目标,迈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如是,才能努力消除网络空间各种隐患,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共享网络文明的成果。

新闻推荐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为切实做好年元旦、春节期间各项工作,确保全国各族人民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经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