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无性别公厕”还需更多人性化考量

新安晚报 2016-11-11 00:00 大字

在上海浦东新区张家浜滨河绿地里,当地首座无性别固定公厕8日开始向公众开放。这里没有男厕和女厕区分,而是将10个隔间统一为无性别厕所,当有市民进入隔间后,门板上的LED显示屏就会自动由原本的“无人”变为“有人”,提示其他市民等待。(11月10日《都市快报》)

长期以来,公厕男女厕位比一直困扰着城市管理部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如厕男女数量的动态性与厕所位置的固定性形成了一定矛盾。由于女性比男性如厕频率高、时间长,在景区、商场等一些人员密集区,常见女厕门口排起长队,男厕厕位还有空余的情况。

于是,“无性别公厕”便应运而生。在上海之前,沈阳、重庆等地已经进行了尝试。无性别公厕建筑设计采用了“单体隔间式”等结构形式,不分性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厕间使用,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厕位,减少女性如厕排队等问题。同时,无性别公厕对不能独立如厕的老人、孩子、残障人士也是个很好的照顾。父母单独带异性子女外出时,再也不用纠结让孩子去男厕还是女厕了,也不必担心孩子独自如厕的安全问题。

不过,对于无性别公厕这个新鲜事物,“废”还是“立”的争议一直不断。在获得支持者力挺的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无性别公厕“市民不敢进”、“造成空间资源浪费”、“个人隐私和安全成问题”。在现实中,一些地方的商家甚至在逐渐弃用无性别公厕。

当然,从传统的男女公厕自行方便,到现在的不分性别共用一厕,公众在心理上需要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一开始产生一些抵触情绪也是很正常的。但应该看到,这些质疑声音并非简单的少见多怪,其背后也有合理的诉求值得公厕管理部门聆听。无性别公厕的初衷是以人性化设计提高公厕的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率,但由于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无性别公厕不能只是将男女公厕合并了之,必须在建设和管理上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考量。

安全隐私和便利性是无性别公厕建设应考虑的两大重点。与传统公厕相比,无性别公厕的隔间挡板必须更高,防止偷窥;男士便池应尽量避开入口位置,或是充分遮挡增加私密性。此外,管理部门也要在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比如通过播放音乐,避免如厕时所出现的声音尴尬;加强对公厕的清洁维护和安全巡护,让市民如厕的安全和隐私得到保障。

张枫逸/文陆贞琴/图

新闻推荐

林丹承认出轨:对不起我的家人!

疑似林丹出轨女主角。“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超级丹。”一直以来,林丹都以正直、阳刚、率真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和谢杏芳的爱恋已经跨越了12年,他们的孩子也在前不久呱呱坠地。岂料昨日,林丹出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