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舆情回应:必答且必须答好的考题
■ 刘振
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主动发声。日前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首次明确重大突发事件回应时限要求,可谓政务舆情回应工作的“升级版”。
舆情回应要升级,因为社会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信息化不断推进,热点事件迅速传播,社情民意集中涌现,公众权利意识不断提高,“代入感”极强助推舆论发酵,又伴随谣言与真相赛跑,在时效性、公开性与透明度上都对传统舆情应对模式提出诸多挑战。梳理过往一些政府部门遭遇的舆情危机,无不是传统应对模式无法与公众舆情形成良性互动的结果:有些官员抱有鸵鸟心态,能不出头就不出头,“千呼万唤始出来”,以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把回应公众关切当成一种形式,避实就虚、敷衍应付、推脱责任,不但起不到舆论引导效果反而产生负面效应;有时“负责的人不说话,说话的人不负责”,部门配合不力,信息透明度差,回应不到舆论焦点;也有个别领导和新闻发言人人文关怀欠缺,语言冷漠冰凉,对公众情感考虑不足,容易激发公众不满情绪,等等。理念不适应、机制不完善、回应不到位、效果不理想,“舆论倒逼”的回应模式屡遭诟病,必须“升级换代”。
防止失语,要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回应。今年7月,华北多地连降暴雨,某地受灾严重,当地未能准确公布灾情、回应公众关切,以致传言四起。等到事故发生第四天当地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已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回应虽不失诚恳却错过了良机,难以扭转留下的负面印象。从许多教训中不难发现,面对舆论焦虑,公开真相绝不能“挤牙膏”。渠道总是不通,公众就会不信;信息始终闭塞,猜忌一定发酵。相反,越及时回应越能平息谣言,态度越诚恳越能赢得民心。回应舆情首要的不是快或慢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及时回应首先表明的是真诚负责的态度,凡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并付诸行动的责任主体,舆情风波大多有惊无险,还能化不利为有利。 “黄金5小时”发布信息也好,24小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也好,目的都是要高效反应,把握舆论主导权。
防止虚语,要从主体多元转变到权威回应。去年深圳“12·20”滑坡事故发生后,市委书记在消息公布后半小时内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鞠躬道歉,成为对安全事故公开道歉的最高级别地方主官,为事故顺利处置争取到了舆论支持。由实际管事、说话管用的负责人出面回应,一是显示重视程度,二是该负责人掌握全面情况,能够拍板决断,“权威回应”有实效,自然赢得更多信任。而现实中,舆情处置常常出现宣传部门冲在前、业务部门配合不力、发言缺乏权威性的情况,“不知道”“不掌握”屡屡出现,使公众感觉在“踢皮球”、敷衍应付。舆情回应,不仅要迅速还要有实效,“权威回应”应该是基本要求,同时,业务部门不能缺位,同级协作不能错位,宣传引导要到位,回应内容抓住关键、直面焦点、言之有据、有的放矢,才能掌握舆论主导权,防止舆情次生灾害。
防止冷语,要从强势发声转变为同频共振。有的应对舆论时,一味强调事实、道理,无视公众情感,忽略表达分寸,回应虽然积极但难以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今年4月,上海查获一批假冒品牌奶粉,监管部门迅速发声,指出“已对假冒奶粉进行检验,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但在回应中未对自身失职进行反思,也未向消费者进行充分解释、安抚。在消费者对未知风险惊疑不定之时,监管部门的回应即使符合事实,也难以达到说服效果。事实、道理固然重要,但传达这些内容的态度、方式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价值立场也不容忽视。政府作为应对主体需要有“共情”能力,在坚持依法处置的同时,敏锐感知事件背后的人心,真诚呼应朴素的公共情感,小心剥离非理性诉求,平缓释放汹涌的网络情绪,在舆情回应中实现与受众情感的同频共振。政府善于换位思考,精准纾解情绪,就能化解问题和很多“问题以外的问题”;舆情回应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将会越来越从容,也必将促进政府自身建设的日趋完善。
新闻推荐
年1-7月,全省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死亡人。其中:发生道路运输事故起,死亡人。1-7月全省共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死亡人。其中:道路运输事故起、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3起、建筑施工事故2起、渔业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