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城管“委屈奖”是法治的尴尬

泰安日报 2016-10-13 00:00 大字

 

□安静/文 唐晨玉/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针对在执法过程中被打骂却不还手、不还口的城管队员,四川绵竹城管部门专门设立“委屈奖”,对其进行“奖励”。消息在网络曝光后,支持者有之,反对声音也不少,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特殊的“奖项”?(《人民日报》)

又见城管“委屈奖”,又闻城管诉说无奈和苦衷。而造成这种无奈和苦衷的根源是,城管执法管理缺乏统一权威的法律依据,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也缺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手段和技巧。当城管频频借助“委屈奖”来消解委屈,来进行自我心理安慰时,所折射的其实是法治的尴尬。

法治社会的城管,应该守住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底线,既不能滥用权力,让摊贩等管理对象感到不公,也不能无原则地忍让,让自己受委屈,这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从普及城市规章制度,到提高城管队员的沟通、执法水平,再到合理规划摊贩摆摊地点,唯有多措并举,才能真正让城管“不委屈”。

新闻推荐

大学“挂科叫家长” 有何不可

□张倩学习不好或者在学校犯了错请家长,在中小学阶段,是一件最常见的事,但大学生因为学习不好请家长就几乎没听说过。日前,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在网上曝出,“挂科”的同学被强制叫家长,引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