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那塔 那人 那事

北海日报 2016-10-26 00:00 大字

涠洲岛鳄鱼山上,一座洁白的灯塔,与蓝天、大海和岩石交相辉映。从海上远远望去,恍若一朵正在绽放的巨大白莲,傲立在翠山碧海之间,让人浮想联翩。于是,不经意间,灯塔就成了一个亮丽的旅游景点。然而,又有谁知道这灯塔的历史沧桑?

涠洲,水围之洲,意为海水包围的陆地。涠洲周边有许多礁石区,当海水涨潮淹没礁石区后,形成的暗礁曾引发过往船只触礁事故,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后来,当地的渔民在今灯塔的下方山嘴,安置了一个木桩架子,放上一煤油灯,对来往船只报警。但使用不久,这个木桩被冲入了海中。

1955年,海军南海舰队决定在涠洲岛的西拱手处,建设一座钢架灯塔。

说建易,建时难。涠洲岛和大陆之间,依靠船舶来往。在不超过6级风的情况下,船还可航行,但遇到寒潮大风,十天半月不通船是常有的事。灯塔工程,钢架、扣件、水泥等主要材料都要从北海运来,加上灯塔附近水文环境复杂,经常受到风暴巨浪的吹袭,船舶只能择时停靠,建造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海军官兵并不把灯塔建设看作一项普通的工程,而是作为拯救生命的职责来做,硬是靠肩挑手扛,于次年把灯塔建成。1956年,高度达18米的涠洲灯塔首度点亮,人们在12海里之内就能看到其发出的警示灯光。

灯塔建成以后,涠洲岛附近海域再也没有船舶触礁事故发生。

“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说的是四百多年前涠洲岛风光,今天来看好像专门是为涠洲灯塔而写。这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游览该岛时写下的诗句,为涠洲岛的历史人文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笔。涠洲岛的历史也因为留有汤显祖的足迹而引以为自豪,有了汤显祖这首诗,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涠洲岛的名字和历史。就此而言,灯塔也是一座历史文化的丰碑,它传承了古今文化的艺术蕴含。

有了灯塔,就需要值守。部队把灯塔当作岗哨,安排战士轮班值守,直到1962年移交给湛江航标区。从海军手里接管灯塔后,当时在北海镇文化站工作的许承志,因为成分好、觉悟高和懂无线电技术,便被广东航道局湛江航标区聘为涠洲灯塔守塔员。从此,灯塔就走进许承志的世界,直到退休。

傍晚开灯,清早关灯。工作简单,环境却相当恶劣。爬高是其次,灯塔毕竟有5层楼高。最可怕的是蛇。从灯守房到灯塔有约2公里的小路,许承志要经过一个乱坟岗和一片杂丛林,蛇虫时常出没,所以每次去灯塔,都要将裤筒扎紧,带上一条棍子。一个晚上,他看了一场篮球赛到灯塔巡视,一路上就打死28条青竹蛇。

在许承志看来,灯塔是大海的一部分,是亲情的一部分,是生命的一部分。于是,每逢恶劣天气,他必定吃住在灯塔,让自己与灯塔融为一体,共同抵御困难。

有一天晚上,一场台风过后,外面下起了大雨。风呜呜的刮着,海浪拍击海岸的哗哗声不绝于耳。老许迷迷糊糊睡到半夜,突然听到“咚咚”的叩击声,隔着房间听像是敲门声,许承志打开门,外面却空无一人,只有漫天的雨水还在飘洒。想到明天还要早起工作,他赶紧睡下。可是不多一会,又听到了“咚咚”的敲打声,一个毛骨悚然的念头袭上老许的心头,这个声音是不是敲打棺材的声音?他冷不丁地披衣坐起来,声音戛然而止,周围又杳然无声了。他心有余悸地躺下,诡异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反反复复好几次,老许再也没有了睡意,索性穿好雨衣去探个究竟。推开门,雨停了,风也小了,月亮出来了,他沿着小路来到水文站附近,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原来,水文站的门没有关好,而岸边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每一次涌上来都会把门击打一下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老许笑了,用木条把门塞紧,声音终于消失了。他走回灯塔,安心地睡了一觉。

每个傍晚,灯塔按时亮起,为归航的渔船指明方向。当地的渔民们为了表示感谢,经常招呼他去船上吃一些新鲜的鱼虾,许承志每次都摆手拒绝。时间久了,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许仔”,亲昵非常。现在他已经84岁了,涠洲人无论年纪大小,在北海见到他,还叫他“许仔”。

2002年,到了退休年龄,许承志才依依不舍地走下灯塔,走出涠洲。也就在这一年,一座高22米,射程18海里的圆柱形钢筋混凝土灯塔,取代了他守护33年的石砌灯塔。

新灯塔刚建好,湛江航标处(原为航标区)就将其移交北海航标处管理。北海航标处先后将自己的几项国家专利应用在灯塔上,如防盗套筒锁、遥测遥控和远程值守技术等,灯塔再也不用专人守塔而改为定期巡检,守塔员的身影从此消失在涠洲灯塔。灯塔,以另一种图腾形式,继续护卫万千船轮的平安航程。

新闻推荐

致富带头人 外出“取真经”

本报讯9月19日至25日,北海市一县三区合作社负责人及大学生村官一行21人,远赴福建省南安市兰田村参加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培训班学习考察。据悉,这次培训活动由中组部、农业部、北海市农业局等有...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那塔 那人 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