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大学生体质测试岂能走歪

北部湾晨报 2016-10-13 00:00 大字

新闻回放:近日,天津一所高校在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前,要求学生签订学校免责协议书,引起学生的不满,这则“学生体质测试要签‘生死状\’”的新闻也在舆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记者后来从该校了解到,在媒体报道这件事之后,学校已经取消了与学生签订体质测试免责协议的决定。(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的一项体质测试,何以引来舆论围观?细看报道,原来,这一事件之所以被解读为“生死状”,是因曾有大学生在学校的体育会运动上,或者入校军训中,时不时曝出了猝死的事故。来自其他高校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以,天津这一高校在学生体质测试前,出台了这一“新鲜举措”。

从目前来看,尽管当事学校已作出取消与学生签订体质测试免责的决定,但这起事件还是留下了不少难以拉直的问号——在一些大学,学生参加体质测试为何竟成了高危行为?现在的体质测试是不是已经偏离了它的初衷?

据媒体报道,相较2005年,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却继续呈缓慢下降趋势,为此,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将女生的800米、男生的1000米等列入必测项目,作出了强制性规定。

然而,一项旨在唤起学生运动热情的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却严重走样,把学生体质测试视为高危行为只是其一,更为严重的还有学生在体质测试过程中弄虚作假。原来在某些高校,一直还没改变一种思维,依然是用分数选取学生。只要你成绩够好,只要你毕业前能签到就业协议书,那么在体能测试上,是不是本人参加,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无疑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正如有网友所言,到了大学阶段的大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体能测试都成了高危行为,高校、整个社会都要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成长成材等,是不是都已存在严重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给孩子真正的体育锻炼时间有多少呢?

显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于高校,来不得卸责、躲避,而是要思考如何把教育部推行“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本意落到实处,不出乱象;于社会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言,是该采取硬措施的时候了。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再不能眼睁睁看到孩子一级级升学,其体能素质却呈缓慢下降趋势。话题很宏大,但从大学生体测事件来看,我们确需警醒。(肖应林)

新闻推荐

在常识下谈养生才有用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则某癌症患者花30万元请“气功大师”饿死癌细胞,最后不知癌细胞是死是活,自己却因此送命的新闻。这样的新闻并非第一次读到。事实上,近年来打着传统医学的旗号为人治病敛财的“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