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谁是你的纽扣?

黄山日报 2016-10-09 00:00 大字

□ 郑 刚

跟朋友和他的孩子一块儿散步,走到沿江公园处,不满三岁的孩子妞妞见到一棵桃树枝丫折断,妞妞赶紧上前,小心翼翼地握住枝丫折断的裂口,然后起劲地将断枝处挤压在一块,掏出她可爱的“熊弟弟”的小手绢细心缠绕扎紧,跑到我们跟前时小脸涨得通红,却满是欢喜。看着微风处那飘扬的小手绢,问她,那么漂亮的小手绢都不想要了?!妞妞瞪大乌溜溜的黑眼睛,回过头来又望了望,似乎有片刻的不舍,随后却童声童气地说,可不把它包起来,它会疼的呀?

我内心怦然一动,多么纯净善良的心界,犹如水晶一般。简直是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心底清澈得容不下任何杂质。一棵被折了枝的树丫,在妞妞的眼里跟自己息息相关,觉得它有着人类生命般的疼痛,那种内心自然流露的怜悯,那种有着想帮助它解除痛苦或者减少痛苦的心愿,那种宁可舍弃自己最心爱的小手绢也要包扎树枝的伤口,从眼前妞妞晶莹透亮的眼神中流淌出来,犹如崇山峻岭间的山涧泉流那样纯净,那样给人激昂的鼓舞。

我突然感动起来,什么时候我们成年人也曾有过这样的冲动和心善,纯洁和诚挚却在浑浊的世俗中丢失得干干净净。也许,因为清澈,孩子的眼睛总能比成人看见更多的东西,那种专注和凝神,是大人们已经久违了的纯粹。孩子会在不经意中把一件事记得牢,看得紧,刻不容缓。也许有人会把这当成了一种幼稚、天真和傻傻,但正是这犹如童话里的幼稚、天真和傻傻却天长日久地沉淀成孩子的秉性和品格,成为了他们那个世界的常识、传承。

好与坏的价值观就是人生衣裳的第一粒纽扣,决定着一个孩子一生的精神走向和心灵格局。那种端正高尚和美好绝对在今后漫长岁月里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感染着孩子向上和向善。我突然想起不久前一起离婚案,夫妇俩在法庭中恶毒指责对方种种不是和出轨丑闻,歇斯底里地揭短和玷污对方,那种没有底线的责骂和反驳,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使得曾经的相濡以沫的温馨和挚爱成为泡影,可法庭大门外一个约莫6岁孩子惊恐窥视着法庭的一切,无声地哭泣,那种哽咽无助的模样,令人无不心酸,那是夫妇俩唯一孩子,就在大人们无所顾忌厮杀和搏战而对孩子不管不问时,孩子却怯怯地问旁听的大人,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我还曾经看到微博中一些画面,孩子将一只漂亮的小猫剃成光秃秃的肉团,还有将可爱的兔子用脚碾死,却哈哈大笑。朋友说,这些孩子恐怕心理出了问题。可是,我却愈发沉重地细想,是怎样的环境让孩子变得如此冷酷和残忍?确实,好的环境能佑护孩子心灵,而糟糕的环境不仅不能保护童话般的世界,可能还会背叛它的价值取向,引导着孩子走向反面。

怎样成为孩子第一颗纽扣,或者为孩子去争取它,这就是我想反复述说的命题。

新闻推荐

用爱去填一下

□王国华微信的出现,让社交越来越直接,零距离。原先信息不畅的时候,亲朋好友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两回,偶尔见着,即使话不投机,也会互相体谅一下,刻意避开敏感话题。现在不行了,远隔万水千山,一如...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谁是你的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