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扫“二维码”诈骗□防骗系列报道

大江晚报 2016-10-30 00:00 大字

时间:2016年8月3日。

被骗人:沈某,女,19岁,在校大学生。

被骗地点:镜湖区天置山庄家中。

被骗经过:放暑假在家的沈某,想做一个手机流量中心代理商,这个业务简单地说就是批发一定的手机上网流量,然后零售给客户。当天上午11时许,她在QQ空间上看到一个商家做广告: 10元充值6G流量。她一阵惊喜,知道一般情况下,10元最多充1G流量,如果从这个商家进一批流量,每卖出6G的流量最少能赚50元。随后沈某与商家的QQ号为97989***人取得联系,商家称批发起步是10000元。沈某说自己是一个学生没有那么多钱。商家说没关系,可以开通“蚂蚁花呗”从中贷款,每个月10日前归还是免息的。如果申请开通了“蚂蚁花呗”,一个月内将10000元的流量全部卖出去,免息贷款是人家的,自己净赚5000元,她又是一阵惊喜,于是按照对方的提示从“蚂蚁花呗”提现10000元钱。不久商家发来一个二维码,沈某一扫的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自己的10000元迅速被商家取走。按理商家应给沈某6000G的流量,而此时的商家再也联系不上。沈某无奈之下报了警,并向警方提供了商家的QQ号:97989***,发货QQ为3257258***。微信:wxid-3xd*****9mdb21。

案件分析: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大量发布虚假信息,给10元一次充值6G流量。这种虚假信息往往以暴利方式吸引有需求的网民,以“80后”“90后”人群为主要目标,引导他们用喜欢的“蚂蚁花呗”贷款。当然“蚂蚁花呗”需要很多程序的,当受害人花大量精力,忙得头昏眼花贷到款时,犯罪嫌疑人乘机发送来一个商品的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沈某一扫这个带木马病毒的二维码,木马病毒就自动安装到沈某的手机中,盗取了她的账号、密码,然后盗走她支付宝或银行卡里的现金。

诈骗关键步骤:发布虚假暴利信息,诱导“蚂蚁花呗”贷款,发送带木马病毒的二维码,盗窃网银现金。

受害人心理分析:受害人大多是“80后”“90后”人群,他们想利用无息贷款,在网络中挣钱。暴利信息和“蚂蚁花呗”贷款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正确防范:在手机上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这样在扫描二维码时,就会自动检测二维码中是否包含恶意网站、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等安全威胁。如果手机和银行卡绑定,就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扫描 “购物网站”提供的二维码,因为一扫二维码,网银钱被盗。

朱广 俞喜荣

新闻推荐

买药后,药店给你开发票了吗?

本报讯去药店买药,你是否有索要发票的习惯呢?10月31日,市民陈先生(化名)向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反映,他平时购药后,药房以金额较小为由拒开发票,等购药金额凑多了,拿着积攒的社保卡余额小票前去要求开具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