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被骗走的钱能追回来吗?

安庆晚报 2016-09-24 00:00 大字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难以及时返还的突出问题,银监会、公安部近日联合出台《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社会高度关注,各方寄予厚望。

事实上,不论电信网络诈骗如何花样翻新,诈骗分子要想得手,“资金流”是关键一环。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公安部门和银行加强合作,已在预警、快速冻结、及时返还等三个环节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力争最大限度降低受害人损失。

抓住“黄金3分钟”

冻结涉案资金账户

经公安部授权,北京市公安局于2015年下半年成立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信息平台,并与金融机构协作,在平台内成立查控中心,建立完善警银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快速查询、止付、拦截通道,实现案件受理、查询、处置一体化。截至目前,已冻结全国涉案账户40余万个,冻结资金11亿余元。

“我们是在和犯罪嫌疑人赛跑。”平台民警介绍,他们通过工作手段得知受害人正在被骗时,会第一时间给受害人打电话。但由于犯罪嫌疑人一般以保密为由要求受害人不能挂断电话,民警只能持续拨打,如果长时间打不通,会立即联系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

为了跑赢诈骗分子,相关制度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去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四部委下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询冻结工作规定》,经过磨合,涉案资金查询冻结效率进一步提高。

“以前,由于警方、银行、受害人之间沟通不畅,案件处理流程复杂,冻结涉案资金经常错过最佳时机。”工行外部欺诈风险管理处处长马旭东说,随着国家部署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银行与警方沟通日渐顺畅,特别是通过警银共同开发的查控系统,民警不用跑到银行即可完成冻结操作,由此抓住冻结涉案资金的“黄金3分钟”。

“切断犯罪团伙的资金流,使其无法获取受害人资金,是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挽回群众损失的有效途径。”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杨东说。

被骗资金返还

有望进一步提速

记者采访多地一线办案民警获悉,冻结的涉案资金难以及时返还仍是一大困扰,受害人对此反映强烈。

福建省厦门市反诈骗中心负责人胡建跃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返还冻结涉案资金给受害人,需要经过案件侦破、移送起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终审判决等程序,周期较长。现实中,往往是公安机关和银行及时冻结涉案资金,但诈骗分子没有落网,法律程序无法进行下去,导致大量资金“冻”在银行账户,不能及时返还给受害者。如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共冻结4000多万元,但目前只有不到200万元返还给受害人。

这一难题正在破解。《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明确,公安机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已查明的冻结资金,及时返还人民群众。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公安机关实施涉案冻结资金返还工作,能够现场办理完毕的,应当现场办理;现场无法办理完毕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大多是跨区域作案,资金返还需要多个涉案地银行机构进行协调,人工处理需要一定时间,以前资金返还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到账。”马旭东告诉记者,在上述规定出台前,工行前期已配合公安机关、监管部门返还诈骗资金4笔,共计79.9万元。为达到规定要求的时限,工行正在优化返还业务流程,开发自动化系统,争取一两个月内上线。

新闻推荐

毒驾成为公共安全一大“杀手”

新华社石家庄9月26日电记者近日在基层采访发现,一些跑长途的大货车司机吸毒开车现象近年来增多,并呈现出小圈子群体化趋势,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毒驾惩罚举措不够严厉,一些司机存在侥幸心理。事实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