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9月1日起,慈善法正式施行,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将受到法律规范和保障 ——慈善法,你需知道这些事

安徽日报 2016-09-01 00:00 大字

慈善与你我息息相关。如何将人人可为的善事做好?关于慈善法,你需要知道这些事情。

做慈善,不仅只有捐款捐物

慈善法规定,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等公益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表示,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已从扶贫、济困、救灾等逐步向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保护环境等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等领域发展。除了捐款、捐物,扶贫济困、扶助老幼病残,参加公益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也是参与慈善事业的一种形式。

个人想要募捐?需找慈善组织合作

慈善法明确,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个人想要为非亲非故的人筹集款物,开展募捐活动,还是由慈善组织来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阚珂指出,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引导慈善活动通过慈善组织来做,从而更好地规范慈善活动。

发起募捐,慈善组织也不能“任性”

作为慈善活动的参与者,慈善组织发起募捐也不能“任性”而为。

根据《慈善组织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被认定为慈善组织的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应当符合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组织章程;有自己的名称和住所;有必要的财产;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有明确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等条件。

被成功认定为慈善组织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进行公开募捐等一系列违规行为将被民政部门追责。民政部门可以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对慈善组织以及责任人处以2万元以下的罚款。

通过互联网开展募捐,认准13家“金字招牌”

慈善法要求,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

根据慈善法授权,经过由公益慈善专家、互联网专家、慈善组织代表、新闻媒体代表、捐赠人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民政部日前公示了包括“腾讯公益”网络募捐平台、轻松筹、中国慈善信息平台等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这意味着,只有这13家网络平台能够发布公开募捐信息。公众通过互联网奉献爱心时可以注意一下,如果是这13家网络平台发布的募捐信息,就可以放心捐了。

做慈善,可享受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阚珂表示,法律对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依法享有税收优惠问题都进行了规定。

慈善法明确,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慈善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救孤、救灾等慈善活动需要慈善服务设施用地的,法律规定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新华社记者 王思北 施雨岑 吴晶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新闻推荐

皖鄂联手提升隧道事故应急能力

本报讯(通讯员余玉董智权记者胡旭)9月1日上午,皖鄂两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岳武高速公路举行隧道事故处置联合演练活动,旨在联合提升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当天的应急演练现场设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