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漏斗”这么多,咋保护个人信息 网友:孩子作业、体检甚至超市优惠券都需填个人信息,他们能守住秘密吗?

半岛都市报 2016-08-29 00:00 大字

半岛记者徐新东

28日,随着郑贤聪的投案自首,临沂罗庄区徐玉玉案6名嫌疑人全部落网。但电信诈骗仍旧猖獗,各种信息泄露渠道也未能得到封堵。网友在半岛客户端留言称,暑假作业、就医体检都被要求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但是填写以后都遭遇了猛烈的推销攻势。我们的个人信息啥时能真正得到保护?知道信息泄露的疑凶,何处投诉?

网络答题作业

泄露个人信息

“不想,却又不得不!”说起这次信息泄露的经历,李先生对这句话感受最为深刻。

李先生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今年暑假,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不少网络答题作业,其中有一项就是添加一个微信公众号后,答上面一份有关《国家版图知识竞赛》的试卷。

李先生说,十几天前,他就添加了这个微信号。“要作答的话就要先填写各类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学校、年龄以及父母的姓名、联系方式等相关的个人信息。当时就觉得莫名其妙,答题没必要填写这么详细的信息呀。”

虽然有些不情愿,可为了帮着孩子完成任务,他还是按照上面的要求挨个进行了填写。

记者也看到了该题目的要求:以闯关形式开展,每周更新一关,共3关。首期竞答前,要按提示要求填写好个人相关信息,便于后续成绩统计以及奖励发放;评分标准以正确率、完成时间作为成绩评判标准,在答题正确率相同的情况下,以答题时间短者为胜;此外,每人每关设两次答题机会,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分享成绩到朋友圈均可额外增加一次答题机会。

“当时老师的要求是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都要完成这个答题。”李先生实际答完题之后觉着这个答题其实对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孩子太小了,所以上面题目都是我自己来答的,很多题目其实我都不会,比如某个很不知名的山位于哪个省份?又比如某地的海岸线多长?恐怕这类问题只能通过百度搜索才能得知。”李先生认为,这份试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套取个人信息而设计。

“没有意义就没有意义吧,可没想到的是我当时填写的信息竟然被泄露。”接下来的几天,李先生每天都会接到一些培训机构打来的电话,“多数是让我带着孩子去试听课,甚至还有的是让我带着孩子去领奖品。”十几天来,李先生不断遭受着培训机构的“电话轰炸”,让他特别厌烦。

细想一下,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李先生的个人信息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泄露了。“可这件事让我很无奈,原则上我可以拒绝填写这些信息,可这又是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又让我们觉得不得不去完成。”李先生无奈地说。

不填个人信息

联系不到“网上大夫”

除了一些教育部门对个人信息采集之外,医院也常常会采集一些患者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安全能否有保障同样令人担心。

8月27日晚上,市民王先生带着小女儿来到了一家医院做肠胃检查,一系列的检查项目之后,大夫很热情地向王先生推荐可以添加一个公众号。“添加后,可以与大夫在线交流,寻医问药会更加方便。”

王先生也感觉“互联网+医疗”确实给患者看病带来了好处。随后,他就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该公众号,可没想到的是如果要进行网上咨询的话,要完成验证手机、填写患者信息、补充资料图片三步骤之后,才能联系到医生。

“说实话,最近看了徐玉玉的报道,我真是害怕了,填了一半就放弃了。”王先生还为此好一顿纠结。

而记者调查发现,医院泄露个人信息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并见诸报端。据介绍,今年3月份,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华园村村民张小明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产下一名男婴,丈夫张忠良在办理妻儿出院手续三个小时后接到了陌生电话,让夫妻俩领取998元的政府财政生育补贴。可不料却一步步落入到骗子布置的陷阱里被骗走近万元。骗子对夫妻俩的个人信息了如指掌,不仅直呼张忠良的姓名,而且熟知妻子和孩子的相关情况。

同样在今年3月,深圳上千名孕产妇的产检信息被泄露。

“可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不填写这些个人信息,那我们就没法帮着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法享受医院提供的服务,这就是无奈之处。”网友“巫小鱼”交流中向记者抱怨。

商家按“规定”要信息

却无防泄露措施

现在还有许多机构、企业都用不同方式收集个人信息。比如网站注册需要实名,需要验证身份证、手机和银行卡,有的还需要家庭住址。比如发快递、买手机、办理银行业务、签订合同等,也需要实名制。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法律、法规要求的,必须要收集。而还有一些则是“业务需要”。比如根据2016年6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寄件人应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快递单应实名、包裹需要通过快递人员验视。

再比如,超市发放优惠券、购物卡,也需要填写个人信息。

近日,市民刘先生反映,中秋节临近,他买购物卡送人过程中被要求实名登记。另外,他此前在商场办理会员卡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明确要求他提供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

他了解到,自2011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监察部等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进一步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规定建立商业预付卡购卡实名登记制度。对于购买记名商业预付卡和一次性购买1万元(含)以上不记名商业预付卡的单位或个人,由发卡人进行实名登记。

可有关人士指出,对购物卡进行实名,这是国家的硬性规定,可实名后该如何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则没有任何前置的规范措施。“就我个人来说,不想提供身份证进行登记,不是其他原因,主要还是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所以一般我是能不透露就尽量不透露,实在是太不放心了。”消费者吴先生说。

企业采集个人信息

应告知使用范围

采访中,山东川佳律师事务所的张宝清律师认为,个人信息不是说不可以要,但如何保存、使用,必须要有规程,必须得有责任。否则,个人信息就会被交易,就会成为诈骗、骚扰的温床。

张宝清介绍,我国尚未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而且对于信息在很多环节的采集,目前并无统一的规范,尤其在商业交易活动中,对于商家可以收集哪些信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

另外,据媒体此前报道,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高林曾于今年5月透露,目前信息数据采集方面的标准已经在报批过程中,这为企业标明了底线,但不具有强制性。

不过张律师也介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收集个人信息方面应当经过用户的知情和同意,收集的信息应该是与提供服务相关的,有些信息是有必要收集的,还有一些应用收集的信息可能是无关的,超出了正当性和必要性的范围,在使用时应该告知确切的使用范围。但目前只有必要性的原则规定,而没有办法细化,因为不同企业所需要的信息不同,细化的标准很难制定。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教授陈恭亮也曾表示,在商家层面,目前的信息管理还是平面的,这样就导致公民信息经过更多人手,这也导致了信息被暴露的风险增加。除了采集,公民信息流通过程中的规范力度也不够。陈恭亮举例,例如个人信息在学校流通过程中,很多时候学校只是信息转达的部门,信息经过太多人手,导致被泄露的风险增加,而在这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来保护信息安全。专家指出,在相关部门参与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流转过程中,应该签保密协议,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则应加以惩处。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信息泄露甚至电信诈骗大量存在,与立法方面存在大量空白有关。现阶段,我国刑法中虽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有必要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其入罪门槛进行细化明确,加大刑事打击力度;还有必要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达不到入罪条件的给予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再者,从目前国家层面来说,需要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未出台的《网络安全法》无法完全解决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当加强。至于企业层面,个人信息的保护,有赖于明确经营者和从业者的责任。

新闻推荐

代步“神器”,其实叫“刹不住” 北京抽检20个电动滑板车样品19个刹车差,多地交警对“神器”上路开罚

半岛记者王洪智潘立超(署名除外)电动滑板车、平衡车已成为街头代步“神器”。然而,从本月开始,北京交警将对使用滑板车等助力滑行工具上路的行人开罚单,对违法上路的行为处以10元罚款。此外,北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