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月影】
[摘要] 【琅琊月影】
○邵孔发
丙申年的夏,洪水方退,酷暑来袭,生活可谓“水深火热”。伏天连续高温预警,每晚电视天气预报,气象图上那一大片红得发紫的高温区顽固地处于长江流域,副热带高压久久不去,夜热如日同。室外呼吸的不叫空气,简直是火。骑车外出的人“全副武装”,只露眼睛。电风扇吹上身的如电暖器热风,无一丝凉意。晚上用过的湿毛巾,挂在卫生间,早晨焦干。终日赤膊也大汗淋漓。冰箱侧壁烫不可触。家中厨房西晒,太热不敢烧晚饭,担心灶头边管道烤热引发煤气爆炸,上街吃排挡。新闻说,外地有送快递的青年中暑而至丧命。太阳显示自然的威力,烤焦了城市;焦糊味浓烈地弥漫开来,塞满城市的每个角落。大家说,命都交给了空调。然想打开窗户换换气,楼前后上下左右都是空调外机,喷出股股热浪。机器声昼夜盈耳,搅得人心烦意乱,不能安眠。
白天难以出门,于是乎改作后半夜寅时上琅琊山散步锻炼。滁人正在酣睡,路上不见一位行人。城市渐渐被抛在身后,月光下只有自己独行的影。往日在城里也看月亮,可惜繁乱的灯光冲淡分散了月辉,不如山中的欣赏。雨后的天青润而绿,月下的天青莹而白。莹白的天空,一轮恬恬静静空空灵灵飘飘悠悠的圆月悬在西天,朗照乾坤,天宇空明,高远无垠。月光在西边天际的天青背景上勾画出起伏的山形剪影。群山寂寂,如卧如眠。蝉蛙在山间伴着月色可劲地唱着清凉却无人听闻的夜歌。
山高月低,月光下的万物,如笼着轻纱的梦。月光透过林梢洒下斑驳的影,影像模糊而厚重。柏油路面上的阴影,若水浸洇湿出的一幅幅笔意浓厚粗重的泼墨写意画。画在地上,地在画中。踩在月光下的树影上,如落在大自然的水墨画面上。脚下软绵绵轻飘飘的,不像走路,倒像踩在云端或水面上的轻柔腾跃。流洒的月光,似可掬一捧畅饮,却又空空如也,若有若无。此刻的宇宙,还有什么比这山间林梢上的月,与这月下的影更有诗意与灵气?
月亮似乎是自然为人类精神愉悦而赐予的奢侈品。月光清香可鼻,清辉可掬,清韵可赏,清情可触。月光下有了人类后,便对其陶醉向往赞美不绝。文人雅士咏之,庶民樵夫爱之,佛徒隐士近之,稚童老者亲之。深秀湖畔的“清风明月楼”,临水面月,月光如水,水如月光,融为一体,楼前月台最是驻足赏月的好去处。琅琊寺的月,禅意如光,似能穿透人的灵魂,静谧而深邃。南天门上的月,悬之目前,似若触手可及。
月光下的亦真亦幻,盖由月亮是柔情的梦境的精神的哲学的。难怪佛教唯识宗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影,境界在焉。此刻身处月下,正不知是月,不知有光,恍若身心灵魂作一番自然的沐浴净化。
回想白天的光与影,日光强烈,日影淡薄,失却朦胧诱人的魅力。日影刀刻斧削般的界限清晰,留下楼房、电杆坚硬锐利的几何图形,不似月影的意象图画。常日登琅琊,见群峰堆翠,万木争荣,千花万树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视线被光天化日下的事物吸引,忽视那树花的影。太阳铸造成就生命,然太强烈,有时不免令人讨厌。上古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寄寓人类曾同炎热干旱灾难作艰苦的斗争。“日头毒辣”,诅咒骄阳似火。“时日何丧,吾及汝偕亡”,将暴君比作太阳,愿同归于尽。从未见人不爱月亮。
太阳降下温暖,霜雪降下寒冷,雨露降下滋润,月亮只洒下淡淡的清辉。是月亮太含蓄温婉,抑或她除了清辉,别无它物可赐予人间。奇怪的是,仅仅一抹清辉而已,却具有无限的可亲魅力。亲近月光的冲动,让古往今来的人心灵随月光飞升至无垠飘渺的宇宙。“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候常坐在庙岗村村头的大塘埂上乘凉看月,听外婆指着月上山形讲嫦娥故事。梦想自己长大后,迁去月亮仙境居住。造三间茅屋,开几亩荒地,桂树拴牛,山下养兔,娶一个像嫦娥一样的仙女为妻。月亮总赋予人间美好的情感。
卯初下山时,东方露出鱼肚白色,一轮血红火热的红日越出地平线。天幕退去月光的白纱,月亮减弱她夜间的光华,似乎她总是让着太阳。人也从梦境般的状态回到现实,又一个炎热难熬的白天到来。恋恋回头看琅琊山峦,许是月光的洗礼,诸峰山色隔夜青,晨月落在西山外。
风景看台
新闻推荐
【栗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