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耕地抛荒,农民拾荒,更让人心慌

农村大众报 2015-12-28 16:36 大字

经济学中有一套发展主义理论。用大白话来说,这理论主要是用来研究分析落后国家或者穷地方怎么致富的。当发展主义走向极端或者激进,一句话也能切中这理论的要害,那就是“想钱想疯了,为了挣钱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这理论的影子投射到现实中,就是地方无所顾忌地招商引资。无工不富,工业要“大干快上”,必然要圈地建厂。圈的是村里的地,所以农民对这种发展模式下的无奈和苦涩感受更深。

几天前,央视报道了山西省河津市千亩耕地抛荒的现状。在土地资源并不丰厚的河津市,一处工业园里有近千亩的耕地被抛荒七年。这大片耕地原本是几个村村民的承包地,于2008年被征收后要建厂。可土地征完不久,厂子还没建好,企业就破产了。于是良田成了荒废的烂摊子:地里荒草一人多高,堆满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无地可耕、有地不能种的农民逐渐感到了心慌。有的农民开始到荒地里放羊,以此谋生。有的老人对土地有感情,就让孩子帮着再从工业园里开出二亩地,能种多久种多久。还有的老人失地后扫了七年街,拾了七年破烂。更让农民心慌的是,企业一直没搞成,这一年一发的土地租金也变得悬乎了。

放任土地抛荒,一直无人过问,其中的原因是值得琢磨的。河津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的理由是,这地不是征收的,而是各村集体以入股形式、跟企业联营办厂的,属于占地。其手里的证据是企业跟各村委会签订的“土地入股、联办企业协议书”。但失地村民的说法不同。村民说,土地就是当地政府征用,每个被占地的农户还和村里签了合同,合同上也写得明白:土地就是“根据上级政府的批复要求统一征占和管理”。

两份合同,拿一块地,这堪称“发展至上”理论指导下的基层发展典型乱象。孰是孰非,很容易看清。专家点评得也明白:这里面哪有村里土地入股的事?分明就是政府“以租代征”嘛。与走程序、跑审批合法拿地相比,政府跟企业联手,通过“以租代征”,偷偷改变土地用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它的后果也严重,厂子一垮,政府随时可以撂挑子卸责;土地复垦、农民安置都成大问题。

当基层政府眼睛里全是发展,发展就变得畸形。有的三农学者说,这样的发展不仅无视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浪费大量资源,更让人们道德与价值观扭曲,进而导致社会规则与秩序岌岌可危。就以农村为例,因地方规划不当、盲目建厂,导致村居环境污染;因强行征地暴力拆迁,导致农民家破人亡;因涉及土地补偿资金诱惑,导致官员贪腐与黑恶横行……种种案例,时常见诸媒体。当农民面对强征护地无力,自家财产任人分割,耳目所及都是金钱私利,经历多了,会慢慢变成群体不安定与生活不确定感。对被围墙隔离在土地之外的乡亲们来说,这种感觉,更让人心慌。如果想到无农不稳,那么因此会心慌的,又岂止是农民。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段新勇

新闻推荐

关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首先争取在2020年的名义城镇化率达到60%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确保1亿农民工及其家属进城落户,使户籍人口的城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