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育出“幸福村”
许士强参加农副产品博览会初秋时节,收获在即。在冠县斜店乡前社庄村,整洁宽敞的街道上、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内、硕果累累的葡萄架旁,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其中,一个年轻的身影总是骑着自行车,到处查看着村民的收成,并为他们解决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就是前社庄村年轻的党总支书记许士强。
说起许士强,前社庄村村民无不啧啧称赞。这些年,搞科技示范园,盖老年公寓,修广场建社区,家家住新楼。“这些年许书记真没少给村里的老少爷们办实事。”村民如是说。今年是34岁的许士强担任前社庄村党总支书记的第10个年头,在他的带领下,前社庄村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村民收入连年增长,群众安居乐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镇”……许士强也被获得全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蔬改果
转型升级鼓起村民腰包
“老许,我今天还得再运走60框葡萄。”9月7日上午,家住河北的水果销售商王建海又来到前社庄村村民许长涛的葡萄棚挑选葡萄,这已是他今年第8次来许长涛葡萄园内运葡萄。2010年,在许士强的带动下,有着蔬菜大棚种植经验的许长涛尝试转型种植葡萄。目前,他种植的27亩葡萄棚每年可收入50万元左右。
前社庄是传统蔬菜产业化村,被誉为“江北黄瓜第一村”。该村在1998年时,全村黄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00余亩,建造温室大棚1870多个,成为全国最大的黄瓜生产基地。但是,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土壤板结,重茬病越来越严重,管理成本相对增加,黄瓜产量也在下降。“解决重茬病最好的办法就是轮作制,通过多地走访调查,我们找到了一个效益好、劳动强度低的好路子,那就是种植反季节水果。”许士强说。
然而,想要顺利转型并不容易,大部分村民不想冒险,害怕赔本。许士强就带领村内班子成员轮流给农民做工作,向他们讲解转型的必要性,还带领几户年轻的、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村民去江苏参观。“我们都知道现在重茬病很严重,但这样凑合着总能挣点钱,种别的弄不好还会搭本儿。由于村里一直给我们做工作,还带领我们去江苏参观,看见人家那葡萄长势又好,价格还高,真心动了,回家后就自己种了点。现在看来,种葡萄还真是种对了。”许长涛说。
据许士强介绍,当时转型不仅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在转型过程中部分村民出现了资金难题,多亏了咱中国农业银行冠县支行积极帮扶,对急需资金的农户发放了惠农贷款,村里有13户村民顺利拿到了这笔资金,可帮了俺们村大忙。”许士强说,许长涛当年就在农业银行申请了10万元的惠农贷款,将家里传统的黄瓜大棚升级改造,利用7亩地建起了1个冬暖式大棚,2个春秋式大棚,种上了藤稔葡萄。“真得感谢农业银行的惠农贷款,这三年下来,俺家的藤稔葡萄年亩均效益达到了2.5万元。”许长涛说。
随后,为帮助农户解决各种种植难题,该村在许士强的带领下又成立了4个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帮助农户防治虫害,传授技术,组织销售;他们还计划制定帮扶政策,对种植果树的农户给予部分补贴,提高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前社庄村已有几十户村民率先实现了调整,葡萄种植面积达100亩,油桃种植面积达300亩。
针对传统的蔬菜大棚种植户,许士强也引导他们依托科技转型。他多次组织群众赴寿光等地参观学习,经常邀请专家到村里举办讲座,并聘请了科技特派员常驻村里为群众服务,在村里构建了科技引进、推广、普及体系。几年来,相继引进了有机栽培、母本嫁接、组织培养、连栋大棚等先进技术20余项,引进新品种40余个,蔬菜产业竞争力大大增强。为加快科技推广步伐,为农民科学种菜提供扶持,他们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200亩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并引进了北京恩信光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的集生产、示范、良种推广为一体的高科技项目,建2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苗温室一个,第三代高标准自动化操作温室11个,每年可为菜农提供无毒无菌优质菜苗500万株。经过对这项先进技术推广,全村新建三代高档温室100多个,每年可生产无公害蔬菜100多万公斤,增加产值收入200多万元。
同时,该村以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注册成立了山东社庄蔬菜果品有限公司、冠县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起了盐渍黄瓜加工厂和有机蔬菜精包装企业,进一步拉长了蔬菜产业链条,提高了蔬菜产业的附加值。2014年,前社庄村公司化经营生产总值过亿元,固定资产39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其中仅蔬菜一项达到了9000余元。
文明村
道德模范成村民榜样
青杨法桐柏油路,社区洋楼文明村,这是很多人对前社庄村的第一印象。但许士强心里自有一份明白账:“村容整洁”是外表,“乡风文明”是灵魂,表里同样重要。
为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和平安和谐村建设,2005年,许士强牵头成立了前社庄村村民调解委员会,专门对村里出现的邻里矛盾、婆媳矛盾以及不文明现象进行调解和管理。
村民许有学两口子,由于家庭比较贫穷,经常吵架,闹得厉害的时候还动手。村民调解委员会听说后,亲自来到许有学家中,了解闹矛盾的原因,并带领他们两口到县内油桃种植村参观、学习油桃种植技术,帮助他建起了油桃大棚。现在,许有学的两个油桃大棚,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收入,加上农闲时打打零工,年收入近5万元。日子好过了,心情顺了,两口感情也逐渐变好了。据了解,村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累计受理调解大小矛盾纠纷达310多件,成功率达95%以上,全村多年来未发生一件刑事案、上访案件。因此前社庄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村里每10年开展一次模范评比,推出模范干部、模范党员、五好家庭、孝星、好婆婆好媳妇、时代发展带头户、遵纪守法户、正义正气户、村校共建之星等,发挥这些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敬老、爱幼、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使文明和谐新风家喻户晓。
2012年3月,在村第三届贺模颁奖大会上,通过民主筛选出的127名模范标兵,披红挂彩,走到村大礼堂领奖台上,受到了村民的追捧。好媳妇杜俊平进门五年来,伺候偏瘫的老公公像自己的亲父亲一样,喂饭、打扫卫生,不怕脏、不怕累。共产党员许永涛自己出钱为困难户改造危房,还自费从县城租赁医疗救护车,帮助病瘫多年的重症病人搬家,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伸出援助之手……
今年59岁的许长亮说:“这些模范和标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也教育了下一代人。”通过开展树标、评模范活动,大大提升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程度,逐渐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的和谐氛围。“人人争模范、人人学模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时髦追求。2011年,该村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
新民生
共享村庄发展成果
村庄经济发展了,乡风文明了,群众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发展成果全体群众共享,打造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许士强带领村委一班人,大力推进公共事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自2006年始,由村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先推行“保安化契约式保险联防”,有效地解决了群防群治的经费来源,并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从2005年起对283名在校学生全部实行了免收学费、杂费,并投资32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幼儿园、中学和省级规范化小学……这一系列的利民之举得到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9月10日,在前社庄村儿女敬老院内,79岁的许西民老人正和同伴兴致勃勃地下着象棋。“这里生活真不孬,吃饭营养搭配,住宿都是标间,关键是有一伙老哥们一起说说话、下下棋,原来那种孤独感没有了。”许西民谈起如今的生活,一脸的满足。2010年,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前社庄投资110万元建设了聊城市第一家村集体敬老院,村内70岁以上老人可以申请入住,入住后,每位老人每月只需缴纳100元生活费,其余费用均由村集体承担。目前,该敬老院共入住老人26名。
此外,在许士强的带领下,前社庄村还投资180万元建起了占地17亩的“天星”文化广场,为农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文化大院,大院办公楼设有报刊阅览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和农家书屋,摆放着党报、党刊和1000多册政治、经济、科技、文体卫生等图书,供农民群众阅读。
为扩大村庄经济发展潜力,整合村庄土地资源,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前社庄还积极推进农村新居建设。他们按照边拆边建、拆旧建新的思路,于2010年2月份开始对老村实施腾空复耕,同时在村东地段建设社区。现在,前社庄农村社区13栋多层住宅楼房即将全部竣工,现在社庄中心社区的建筑面积达到5.3万平方米,可容纳390户居住。社区内水、电、暖、通讯配套齐全,村民告别了过去传统的生活方式,一步跨入了洁净、舒适、方便的现代化新生活。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费县讯(通讯员袁堂娟刘宁)5月26日,费县某出租公司的哥尤某,发现乘坐出租车的乘客居然是命案逃犯鞠某后,没有惊慌,一面借机买水打电话给在公安局工作的亲戚,一面在出租车上给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