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住被拐女教师背后政府“家丑”,比“家丑”本身更丑陋
最近,几年前的一篇“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报道引起了不少关注。新闻的主角是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的郜艳敏,她的经历说来曲折。20多年前,18岁的郜艳敏被人贩子拐卖,惨遭强暴后、被以2700元的价格卖到下岸村。她曾多次自杀、逃跑,但均未成功。后来,她在村里当起代课老师。因为敬业、坚守,她成了当地的典型,获得包括“感动河北人物”在内的多项荣誉。甚至还出了一部以她为原型改编的电影。
旧闻重读,舆论开始反思:在郜艳敏身上,发生过包括拐卖妇女、强奸、非法拘禁等在内的多种犯罪;忽略或者淡化这些罪恶,而去刻意渲染郜艳敏的奉献和爱心,这本身是不是一种更大的错误?于是,多家媒体又陆续赶往下岸村,希望重新讲述郜艳敏的真实故事。但很快,记者们就在当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当地政府部门不但发动干部与村民对记者开始堵、防、盯,还对郜艳敏一家施加压力、让其拒绝接受采访。
事实上,早在2006年郜艳敏“出名”时,地方政府就对这个“典型”表现异常冷淡。有村民还记得,当年,曾有县、镇干部在村里站岗40多天,就是为了挡记者。为了减少后续影响,教育部门甚至想过取消村里的教学点,辞退郜艳敏。央视《半边天》摄制组要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镇领导还对下岸村村支书放狠话:“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开除你的党籍!”可以说,围绕郜艳敏,曲阳县在近10年内都对媒体保持着充分的警惕和戒备。原因是什么呢?按照当地媒体的说法,是因为报道郜艳敏,带出了代课老师、适龄孩子辍学、教育投入不足、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种种漏洞以及当地放任或者默认拐卖妇女案多发等许多“家丑”。有人对记者说得更明白:“媒体对郜艳敏的报道是在揭曲阳县的伤疤。”
有了“伤疤”,不去想怎么修复,而是先考虑怎么捂住,这是不少政府部门习惯采用的“灭火”方式。可无论怎样捂,仍然难以掩饰一个事实:郜艳敏所在村庄的教育环境跟10年前相比,没有多大的改变。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某些官员与记者的“碰撞”,已经不能简单理解为官员对社会环境日益开放的“不适应”;而更应该视为某些干部对“官本位”、对执政效率低下、对发展民生福祉冷漠的“太适应”。宁可把精力放在“灭火”上,宁可为“消除影响”动用、浪费大量政府资源,而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填补漏洞;对一方政府而言,这本质上还是懒政、惰政的思维在作祟。正如裤子上破了一个洞,露出了身上的疮疤,不去想缝裤子、治疮疤,反而一手捂疮,一手捂别人的眼。在信息畅通、民智日开的当今,这只会让人觉得,你捂伤疤的姿势,比伤疤本身更刺眼。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段新勇
新闻推荐
我军指战员在孙祖伏击战中。(□省档案馆供图)■敌人的大队人马像一条长蛇,沿着蜿蜒的山路,摇头摆尾钻了过来。“蛇头”刚刚钻到九子峰下,埋伏在九子峰上的我军战士,便迅速插到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