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抗战将士纪念园9月落成
本报8月7日讯 8月6日下午,河东区汤泉区葛沟办事处西安乐村南侧一处空地前,几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看着正在建起来的台儿庄抗战殉国无名将士纪念园感慨万千,“俺们全村人的心愿总算了了……”69岁的老支书刘敬礼说。
1938年初,台儿庄战役爆发。其间,在临沂阻击战一场战斗中阵亡的486名将士,被掩埋于现在临沂市河东区葛沟镇西安乐村外的荒野中。这些阵亡将士,最小的十六七岁,最大的不过四十岁左右。
刘敬礼老人面前的这块空地曾是一片荒芜的小树林。77年前,西安乐村人曾亲手将这486名抗日将士的遗体埋葬在此处。
尽管绝大多数当年参与埋葬将士的村民早日离开人世,几乎没有人还能完整地描述当时的惨状,但西安乐村人却对这些没有留下姓名、无法返回家乡的486名抗战将士念念不忘,村里的老人一直有个心愿,给这些将士立一座碑。
今年清明节前,一则“486名台儿庄战役将士埋骨荒野,村民想给他们立座碑”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长期为救助抗战老兵奔走的《新周刊》创办人孙冕、省政协委员董方军等热心人士专程赶到西安乐村,并决定为埋葬于此的486名抗战将士修建墓园。
最终,包括省政协委员、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演艺界明星等众多爱心人士的推动下,共募集善款180余万,国内著名建筑设计师江宁及其团队、著名雕塑家徐彬也现场勘查、设计,决定承担无名将士纪念园、墓碑的设计及雕刻等工作。
今年7月7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之际,台儿庄战役殉国无名将士纪念园在西安乐村正式破土动工,葬身荒野的486名抗日将士终于迎来栖歇之地。
据刘敬礼老人介绍,台儿庄战役殉国无名将士纪念园将于9月正式落成。建成后,纪念园也将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
追忆———
被遗忘的486名抗战阵亡将士
关于486名抗战将士阵亡的那场战役,亲历者、抗战名将李宗岱后来回忆,他和战友们抱着必死的决心死守葛沟,企图南进的日军被钉死在葛沟三天三夜。这场战斗实际上是台儿庄战役中临沂阻击战的前哨战,目的是阻击日本王牌师团板垣师团对进攻台儿庄的矶谷师团的策应,史称葛沟阻击战。
日军王牌被“钉死”3天
关于77年前那场战役,西安乐村人至今记忆犹新。“战斗发生在1938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那天下午,在西安乐村东边的国军和一个中队的日军正面交上了火。”西安乐村老支书刘敬礼说。
1938年2月,日军板垣师团进犯临沂,第三军团奉命阻击,而西安乐村所在的葛沟镇一带,成为日军进犯临沂的门户。
相比日本王牌师团板垣师,当时驻扎在临沂的第三军团原本是西北军,与国民政府的中央军相比,他们只不过是一支杂牌部队,战士们用的都是老式的汉阳造,一个排只有一两挺机枪,每名战士还有一把大刀。
但就是这支“杂牌军”,把企图南进的日本王牌部队钉死在原地三天三夜。抗战名将李宗岱当时就在那场战斗的主力———第三军团第四十军野战补充团二连,年仅20岁的他是一名排长,他也是那场战斗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李宗岱生前回忆说,40军补充团二连共170多人,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日军前进的步伐。“等靠近点打马,把马一打,人摔下来了,马就往前冲,后边的人就变得惊慌,就乱开枪或者乱跑。”就这样,日军的第一次冲锋被打散了,但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日军很快又重新组织起进攻。
但是,装备精良的日军先是大炮轰、飞机炸,再是骑兵往上涌,最后才是装甲车、坦克掩护步兵进攻。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连长王景洲殉国,继任者也相继战死或者受伤,作战勇猛的李宗岱最后接任了连长。
在当天晚上,由李宗岱挑了20名身强体壮的战士,趁着夜色偷偷摸到日军的阵地。经过数十分钟的白刃战,日军开始向后溃退。李宗岱和战友们夺取了敌人的机枪,依靠着机枪的掩护,他们也迅速返回阵地。
这场战斗中,20个敢死队队员中除了7人受伤外,无一牺牲。从战斗中获得的文件中,李宗岱才知道,他们偷袭的竟然是装备精锐的板垣师团田野联队。但是,也正是“杂牌军”的“敢死”精神,把企图南进的日本王牌部队钉死在葛沟三天。
村里墙上溅满了血迹
据记载,板垣师团又称第五师团或广岛师团,是日本编组最早的7个师团之一,曾创下在中国战场和先后70余个师对阵的纪录,素有“钢军”之称。
李宗岱所在的部队,一向战斗力不强,但他们硬是打败了这支装备精锐的“钢军”。李宗岱说:“当时感觉就是我们这样子,就拼大刀吧,只有靠肉搏了。”
企图南进的日军就这样被钉死在原地三天。3月12日清晨,200多名日军,在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李宗岱连发动了第9次进攻,而此时二连几乎已经无人可用,伙夫、勤务也都抡起了大刀。
弟兄们已经杀红了眼,勤务、伙夫都抡起了大刀,日军再次被击退。李宗岱看了看旁边,原来100多个生龙活虎的兄弟,剩下的屈指可数。他命令残存的兄弟们把枪支砸烂,如果日军上来了,拉响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坚决不做俘虏。
西安乐村的老人曾无数次向后辈描述当时“肉搏”战的惨状,老支书刘敬礼不止一次听长辈讲起,战争结束后,西安乐村人回来埋葬战士们遗体时,村里巷子里的墙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墙上全是血,过了好几天,血干了之后,一揭可以揭下来血饼子”……
对于当时的情景,李宗岱老人一辈子不敢忘,他曾回忆:“当时士兵只有几十个人,所以他们一个个把家属的名字、地址写给我。”战士们说:“我如果被打死了以后,帮我给家属捎个信儿,告诉他们,告诉我娘,我是怎么死的。”李宗岱也想自己的娘,但此时,他却只能抛开一切。
就在李宗岱和战友们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死守葛沟时,第三军团的军团长庞炳勋急电李宗仁,请求支援。张自忠亲率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在3月12日黄昏赶到临沂市郊。
随着战局形势改变,战士们的家书没能用上。战争结束后,李宗岱清点人数,仅他所在的连队连同伙夫、勤务在内仅存 29人。
486名将士埋骨荒野77年
3月18日上午,临沂第一阶段战役全部结束,板垣师团3个联队基本被歼灭,五十九军和第三军团共歼敌5000多人,日军南下台儿庄会师的计划被打破,保证了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蒋介石也因此发来贺电。
李宗岱仍清楚地记得电令中的两句话:“开抗日胜利之先河,振国军之士气!”
然而,在整个战役中,驻防临沂的第三军团13000多人,只剩800多人;张自忠的五十九军22000多人,只剩9000多人。
战斗结束后,逃难的村民回到西安乐村时,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村子里的路、墙被血迹染红了,国军将士遗体几乎布满了整个村庄各家各户院子里,惨不忍睹,其中一个院子就躺着30多具遗体。”西安乐村老支书说。
据刘敬礼讲述,村民花了四五天的时间,清理出486具完整的遗体,但这还不算那些被野狗撕咬的不完整的尸体。“乡亲们自发将阵亡将士的遗体抬到村外大概1里远的地方进行了掩埋。“一开始挖了一个大坑,但死的人太多了,坑很快就被填满了。陆续又挖了两个坑,总算将所有将士的遗体掩埋。”刘敬礼说。
根据村里流传的说法,在那场战斗中,日军也伤亡惨重,后来流传说在300人左右,死了的鬼子被同伴砍去右手,右手被带走,而尸体就地焚烧,具体数目难以辨认。
后来,埋葬486名将士遗骨的池塘填平了,再后来成为一处荒芜的树林,而埋尸骨的地方又冲出一条水沟,水沟里水逐渐被污水充斥,“早年下大雨的时候,经常有白骨从地里被冲出来。老人们都交代不让孩子下沟摸鱼,以防被骨头扎了脚。”刘敬礼回忆道。
就这样,486名将士在这片荒野里度过了77年。
(部分史料摘自图书《我的抗战》)
新闻推荐
14日凌晨6时左右,贵州遵义红花岗区一居民楼发生局部垮塌。截至 14日20时,已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仍有2人失联。记者了解到,发生局部垮塌的楼房是位于该区延安路五金市场内的一栋9层老旧居民楼。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