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牛角酒吹芦笙迎宾客 翩翩芦笙舞为何往前几步又后退几步
苗家服饰花纹,用红线和黑线绣成相接的菱形图,表示家乡的村村寨寨紧紧相连。 年过花甲的朱玉英老人,展示她珍藏多年的织布机。 男人们的翩翩芦笙舞。 女人们也能歌善舞。
各民族都有敬客人酒的习俗,苗族热情好客,敬酒有本民族的特色。贵客进村,由身穿节日盛装的礼仪队伍在村口排成两行,两人抬着一根拴有红花的彩色竹竿拦住去路。客人到了竹竿前,芦笙队吹起欢快的芦笙翩翩起舞、礼歌队唱起敬酒礼歌。敬酒者左手握住斟满酒的牛角口,右手握住牛角尖,以微微屈膝左侧身下蹲的姿势,将斟满酒的牛角自下而上缓缓呈递到贵宾手中。苗寨第一寿星83岁的王清亮老人说,客人能够把酒喝完主人非常高兴,客人如果不能喝酒,可以表示一下把酒回敬主人,但贵宾只有喝酒后方可从迎宾队伍中间穿过。
苗族敬酒时要一边吹芦笙,一边翩翩舞蹈。王清亮老人说,芦笙虽然是苗族人最喜欢的乐器,但不是随便吹的。什么情况下吹芦笙呢?有尊贵的客人进寨,大家就要排成两行,排在前面的男人边吹边跳,排在后面的女人一边唱,一边拍手欢迎,女人是不吹芦笙的。除此之外,就只有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和青年人结婚时吹芦笙,丧事是不吹芦笙的。
芦笙是雷波苗族同胞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王清亮老人讲,芦笙最初不是乐器,而是苗族用来传递敌情的军号。
传说,2000多年前,苗族同胞聚居在中原地区,居住地有九道山梁,苗族就散居在九道山梁的广大地区。当时战争频繁,却没有便捷的通讯。为此,在广大苗区按一定的距离设立哨所,每个哨所一把芦笙,只有最高长官才有权力吹芦笙。每当有敌情发生,最高长官便吹响芦笙传递敌情。当时的芦笙是用青筒做的,发音响亮,而芦笙的六根发音管发出的不同音调,能把敌人的大致人数、远近距离、事情的紧急情况等等表达清楚,传递给下一个哨所。依次传递下去,敌情很快就能传遍苗族同胞所在的广大地区,大家就能做好迎战的准备。看来,芦笙传递敌情,比点燃烽火传递敌情还先进。
芦笙经过长时间演变,芦笙曲调的内容主要是讲述苗族的历史、歌颂好山水和青年男女的爱情。芦笙的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既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的原始性、古朴性,又具有当今先进文化的现代性。如今的雷波箐口苗寨,只要有芦笙响起,寨子里的人们就会自然地聚拢来,大家一起载歌载舞,整个寨子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芦笙还是苗族青年男女恋爱,表达爱情的重要乐器。假如男青年看上了某个姑娘,就会吹芦笙,用芦笙歌舞表达爱情。姑娘听到小伙子发出的求爱之音,会随手折一片树叶,吹出相应的曲调回应。王银发老人说,任何一个苗族姑娘,都能用任何一片树叶吹出好听的曲调。男女青年如此你吹我应,爱情的种子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翩翩芦笙舞
为何往前几步又后退几步
苗族同胞们吹芦笙时,一边吹,一边往前几步,又后退几步,始终就是这一步伐。王清亮老人说,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悲壮的故事。
相传,四百多年前,苗族同胞在中原的一场战争中,端午节前一天战败了,端午节那天便召开大会,决定由苗族的两个头领此约和亚胜前去与敌人谈判。谁知此约和亚胜一去不回,杳无音讯。事隔一周后派人去打探情况,才知道此约和亚胜一周前就被敌人杀害,而且敌人将他们剁成肉酱,洒在草地上,肉酱都已经长成蛆虫了。苗族同胞们既十分悲痛,又刻骨仇恨,大家到草地上,排成长排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踏死蛆虫。踏到前面,回头看后面还有未死的蛆虫,于是就后退脚步把蛆虫一条不剩地踏死。意为苗族是不可战胜的,敌人就像小小的蛆虫,轻轻地就被踏死,踩入泥土中。从那以后,苗族就要在端午节那天聚会,纪念被敌人杀害的此约和亚胜,吹芦笙时进进退退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
结婚
不闹洞房只喝“簪花”酒
苗族的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婚前都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父母一般不干涉,每逢节庆、赶场的日子,男女青年便利用聚会的机会对唱情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苗族青年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定下终身,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父母一般不会反对。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事宜。
苗寨6组组长王富学说,苗族结婚办喜事一般选择有7的日子,9月和有9的日子绝不能办喜事。王富学说,9字苗语为“驾”,意思是凶煞,不吉利;而7字苗语为“晓”,意思是发财,吉祥如意。
苗族青年娶亲很隆重,也很热闹。迎亲的队伍有媒人、押礼先生、新郎、伴郎、叔婶、弟妹、亲戚等。人数必须是单数,一般是7人、11人、13人。王富学说,迎亲时男方家要带7块猪肋巴肉,鸡蛋,2只一公一母的活鸡,4只两公两母宰杀好的鸡。到了女方家,两只活鸡母的一只给女方家,公的一只给押礼先生;4只宰杀好的鸡煮好后,砍成小块,随同煮好的鸡蛋一起分发客人,在场的人都有一份。其中母的两只鸡头给女方父母,公的两只鸡头一个押礼先生,一个给任何一个长辈。吃鸡头的人一般要看财运。吃完鸡肉和鸡蛋,便开始敬牛角酒。敬酒先敬舅舅、姑爷,然后敬长辈,最后敬平辈。酒喝足后在女方家休息一夜,第二天连同女方的陪嫁一起迎回男方家,到男方家的人数必须是双数,意为“单去双回”。
新娘接进新郎家里,便开始摆酒席招待客人。晚上,按汉族婚俗应该闹洞房,苗族则不闹洞房,而是吃“簪花”酒。“簪花”就是“簪花”者一边说祝福新郎新娘新婚的话语,一边把一条红布拴在新郎身上。“簪花”先由舅舅、姑爷、长辈进行,然后轮到平辈。长辈“簪花”的话语比较庄重、严肃,平辈则可以说些俏皮、搞笑的话。“簪花”后开始进行结婚的最后一道程序,喝“簪花”酒,“簪花”酒以点名的形式,也是从舅舅、姑爷、长辈开始,然后平辈。不能喝酒的,接过“簪花”酒可以表示一下转敬身边的下一人,但一杯牛角酒必须在转敬给第三个人时喝完,否则,敬酒者只有等你酒喝完后再进行。喝完“簪花”酒,客人散去,结婚仪式结束。
苗族服饰
穿在身上的史诗
雷波苗族服饰上绣有山、波纹、菱形、花朵等美丽的图案。为什么要绣这些图案?王清亮老人又讲了其中原固。
苗族同胞原来在中原地区那场与外族的战争中战败,乡亲们被迫背井离乡,走了近两个月,到贵州、云南等地定居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同胞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强烈,他们没有忘记家乡的美丽富饶,更没有忘记首领临终前要求他们不能忘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不能忘了本民族文字的叮嘱,为了寄托思乡之情,纪念亲人,他们把衣服做成服装和服饰两部分。服装是贴身的部分,服饰是指披风、搭搭、围裙等,主要是装饰。苗族妇女们在服装的腰围处绣了几道山梁,代表在中原时苗族同胞居住的九道山梁,同时也代表了家乡亲人。山梁的上下是用红线和黑线绣成相接的菱形图,表示家乡的村村寨寨紧紧相连,寨子里有凉爽的泉水、四通八达的道路,黑线以内是自己的土地,黑线以外是其它家族的土地。为了让苗族文字代代相传,妇女们在男装服饰的搭搭上(披在背上的一块装饰品)绣有苗族文字,女孩子的服饰上则绣出各式美丽的花草,代表家乡的美景。如此蕴含丰富内容的苗族服饰,被学者们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而今,苗族同胞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红火了,在服饰方面,则更讲究了。王富学说,现在已不种麻纺线织布了,乡亲们都花钱到商店买白色的苗族服装,国家制的布比自己织的精细多了。只是服装上没有任何装饰,买回纯白的苗族服装,妇女们在服装上依旧用针线把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珍稀动物等织上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表达的主题都是对家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服饰的装饰品变化更大,在边缘上还用各种珠子进行装饰。
年过花甲的朱玉英老人,还一直把自己的绕线机和织布机作为珍品收藏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州公安局白鹤滩分局组织三峡公司白鹤滩工程建设筹备组坝管部、水电武警、交通武警等参建单位召开维稳会议,共同商讨施工区社会维稳工作。各单位一致认为,白鹤滩的维稳工作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