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本版图/据本报资料
在百度里以“抑郁、自杀”为关键词搜索新闻,你就会发现尽高达150多万篇。在职场压力面前,不同于普通打工仔,企业高管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抑郁情绪的笼罩之下,如何转换思维,走出“围城”?
孙学礼教授表示,职场负面情绪也是一种好信号。只要我们用心倾听,每一种负面情绪都告诉我们工作中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通过负面情绪诊断职场状态,是一种加速职场发展的不错方法。那如何在负面情绪中获得正向的力量,加速我们的职业发展呢?
要做事,先学会做人
孙学礼教授也向大家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入世”的建议,一个是“出世”的建议。先说“出世”的建议,孙学礼说,如果一个人的时间被社会生活占满了,就会透支健康,这个人就应该另外寻找一份事业,这就是“出世”的建议,其核心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找准。
有一句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里的人上人是指精神上的,不是说有钱就是人上人,但中国人喜欢比较,比吃、比穿、比谁开的车好,比谁的工资高,各种各样的比较下来奋斗的目的就变味了。要做到“入世”就要先把自己看得很渺小,只有把自己放得无限小,才不容易受到伤害。大家对于“入世”的观念有误解,很多人认为“入世”要把自己放得很大去奋斗,这里不反对大家去奋斗,但是要把心态放平,要把位置摆正。如果位置没有摆正,一些人遇到困难的事情就会觉得人生非常艰难,感觉人生就像在拉纤。如果困难解决不了,他就会觉得人生很冷漠,时间长了也会导致社会冷漠,所以现在中国的社会当中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乐于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人越来越少。
“入世”的建议首先是让生活过得正常,必须与人保持亲密关系,要有个人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保证基本正常的生活节奏。第二个建议是剧烈的体育锻炼,它能发泄情绪还能锻炼身体,所以开展剧烈的体育锻炼是相当必要的,特别是在职人员。
其实“出世”和“入世”又是相对的,有时候出事为了入,入又是为了出,人生最终的目标是怎样完善自己、取悦自己,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你的任何工作、任何生活内容都是你的途径和手段,这样来衡量自己就会站得高一点,看得长远一点。
不攀比,时时刻刻都能幸福生活
物质生活肯定不是幸福,自己向往的精神生活才能使人产生幸福感。下面这个故事就能证明这句话,中央派孙学礼随工作组到玉树灾区验收精神卫生的康复情况。
在玉树草原上,一个中央电视台记者问当地人:“你们是怎样生活的?”当地人说,他家里养了几头牛,放了一群羊,取暖就烧牛粪,晚上听听收音机,有条件喝点酒、跳跳舞,基本就这样过的。中央电视台女记者听了之后就摇头感慨,还很伤感,她说这里的人生活太艰苦了。而当地人不懂她为什么伤感,反过来问她怎么来的玉树,女记者告诉当地人,她从北京坐飞机到西宁,再转到玉树,路程换算成骑马的话要走几个月。当地人听完叹了一口气:“你们咋个那么辛苦哦!”这句话点化了女记者,而她也反应过来,其实别人一直在享受原生态,生活的很愉快。所以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不等于物质生活,但为什么人的精神层面的幸福感越来越低?归根结底就是人的攀比心。孙学礼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达国家当中的穷人患抑郁症的最多,而在发展中国家家庭主要成员得抑郁症的居多,这些病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攀比心重,这些人攀比就成了情绪的负债。
原来这些都是情绪负债
情绪本身是自由不受约束的,当情绪被约束了就会产生负债。成年人的情绪负债是从幼年时就开始的,人的第一个负债是模仿产生的情绪负债。幼儿时期的一个游戏——过家家,男孩扮演爸爸,女孩扮演妈妈,游戏规定了男孩、女孩应该怎么样,如果游戏过程中有孩子不按规则办就会产生负债。强行要求人千篇一律模仿榜样来做事,就会由模仿产生情绪负债。
第二个是参照产生的情绪负债,有很多参照没有“灰色地带”只有对与错,比如家庭教条中认为,娃娃三岁了就不该哭闹了,但谁也没有规定三岁以后就不能哭了,这就是参照负债。又比如家和万事兴,为了给外人一种家庭和睦的感觉,就什么事都强忍着不和家人发生矛盾和冲突,这就会让自身产生负债。孙学礼曾做过什么是关系密切方面的调查,要与人关系密切,相互之间吵架、亲密交流同等重要,相互之间不说话、不交流关系就不密切,
关于负债还有学校教育产生的负债,社会教条产生的负债,为什么以前的人感觉压力小些,现在感觉压力大?就因为各种各样负债的产生,让生活的角色定位出问题了。
人的正常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的享乐活动。社会生活就是有固定的工作,工作又有三个目的,饭碗、社交需要、体现自我的价值。人必须找到自己适合的社会生活才会有发展,很多人为了社会生活,把家庭生活和个人享乐活动全部放弃,这就是自己感到压力大,生活吃力的原因。如果有人已经注意到这些了,但还是只能满足社会生活,你就不适合目前的社会生活,说明你在透支,这就要看自己舍不舍得放弃。本报记者 杨恒
新闻推荐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新增多项规定: 收买被拐妇儿一律算犯罪 同时修正猥亵罪、虐待老人罪及盗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等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关于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关于反间谍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