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平度都有城隍庙平度城隍庙曾审出惊天冤案
城隍是古代老百姓十分敬重的一个神,他位卑权重,执掌一地的生杀大权,难怪会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在青岛当地,是否也有类似的城隍庙,也有类似的文化呢?答案是肯定的。青岛以胶州、平度等地历史最为悠久,在这些地方,都有城隍庙,并且与此相关的,都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传说。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鬼神”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城隍庙文化作为一种民间遗产,必将流传下去。
青岛两处城隍庙最著名
青岛历史上平度、胶州、即墨等地都曾建有城隍庙。
平度城隍庙位于城区胜利大街南侧,据《平度简志》记载,解放前该建筑大部被毁,现仅存大殿。大殿仿宋代建筑模式,古朴浑厚,雄伟庄重 ,属单檐歇山式,垂脊长,戗脊短,屋顶重心下移,有泰山压顶浑然不动之姿。南北两面屋顶,黄绿琉璃瓦像宽阔的大瀑,从脊部斜垂下来,至屋檐才微微上翘,显得既有气势又精彩。檐部无斗拱,两层椽子略为上翘,给人以庄重之感。大殿周围出廊,由20根方形石廊柱支撑。整个屋顶由8根高10余米的整体方石柱高高顶起,殿内雕梁画栋,气势威严。大殿始建年代无考,从殿内高大石柱上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平度知州舒士贵所撰刻的74字长联可知,大殿的主体结构均为康熙年间所建。1989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平度城隍庙列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胶州城隍庙位于旧城外西隅,今兰州东路北侧,始建年代不详。据《胶州简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州张恭主持重建。1375年,知州赵礼又主持增建。此后,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曾数次大修。原庙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69.8平方米。有大殿两栋,前殿6楹,殿前有东西两廊房,正南为山门,总计殿堂11间,厢房37间。解放后,神像被拆,殿庑尚存。1987年,胶县政府拨款对城隍庙殿庑进行了原样修复,作博物馆使用。1999年,青岛市政府确定胶州城隍庙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据《即墨县民政志》记载,元代即墨县城曾建有城隍庙,并设道会祀于庙内,由道行高的道士任职,处理各项事务。灵山镇历史上也曾建有城隍庙。灵山卫城隍庙位于灵山卫东西大街西端北侧,明朝初年所建,早期曾遭破坏,前后殿堂仍存。院内有两棵高20余米、树冠直径约25米的明代古树。
平度城隍庙审出惊天冤案
与以上这些城隍庙相关的,都流传有不少精彩传说。先说平度城隍庙的传说,城隍在平度享有极高的威望,据道光年间知州许梿在《重修城隍行台记》中说:“民之畏神甚于官。”还说:“莫不肃然敬,惶然惧,人心为之一慑。”可知在旧社会人们普遍迷信的情况下,祀奉城隍的民俗震慑作用是巨大的,也是当政者治民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由此,就出现了“城隍庙审案”这一历史事件,此事在平度历史上是首例,即在全国亦很少见。高瑞吾先生通过清道光《重修平度州志·大事记》和民国《续平度县志·艺文志》所载董锦章《书平度罗张旧狱》一文,为我们还原了这一案件的审理过程。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平度有一狡黠无道的罗姓乡民,将其姐夫张某打得死了过去。其母惊惧,“牵其衣而泣”,罗大怒,“肘其母仆”,“母立死”。罗欲嫁祸于张某,遂将他告上公堂。经平度知州郭清芳审理,定张某死罪。后经莱州知府徐大榕复审,查知张冤,欲为其平反,而郭清芳不服,“坚持前议”。
案件上报山东按察司,按察使甘定进“从清芳,劾大榕”。徐大榕派人告到北京,朝廷特派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使者与知府来平度会审,公堂设在城隍庙。时值阴雨,城隍庙更显阴森恐怖。罗某坚不改口,三使者也认为张某为凶犯而开释罗某。时不迟疑,莱州知府徐大榕对即将退至庙门的罗某厉声呵斥道:“汝弑母不吐实,雷将击汝!”话刚说完,忽然迅雷大作,罗某惊恐失态,乃吐实情。徐知府大声呼天,三使者惊愕相顾。
罗张之讼结案,张某冤得以昭雪。莱州知府徐大榕遂得升迁,而平度知州郭清芳因“治狱失平”吞金自杀。不久,有人根据这一曲折离奇大案之梗概,加工整理成大鼓书,刻版付印,定名《龙泉剑》,共四卷,全一册。直到民国年间,《龙泉剑》还在平度及周边地区说唱流传,影响颇大。据说此案案犯及被害人,即今平度城西李家市、张家疃、四甲一带人氏。
除了打官司之外,到城隍庙“烧黄连”(“黄连”二字之义未详)也是当时平度老百姓解决争端的重要方式。“烧黄连”之当事双方,共同约定某日到城隍庙或其他庙宇,在神前烧上香纸,像在阳世县官面前打官司一样,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今以争地界为例,双方各说自己是清白的,对方昧着良心侵占自己之土地,临了,双方同时对神设下毒誓:若自己昧了良心,说的不是实话,请神惩罚,出门即跌断腿(或掉在井里淹死等等)!经此“烧黄连”仪式后,双方觉得自己已在神前表白心迹,(理亏一方乃被迫所作)静候神之公断,双方即不再继续争执。
据平度一老人言:清代末年,有二人因钱财发生争执,二人乃相约到城隍庙“烧黄连”,理亏一方亦被迫发出如断腿、淹死之毒誓,可能因内心有亏,害怕神明惩罚,神志恍惚,战栗恐惧,在下城隍庙台阶时,不慎摔倒跌断了腿,大家以为城隍爷显灵对其加以惩罚,从那以后,凡遇纠纷,理亏之人即不敢轻易与人到城隍庙“烧黄连”。
胶州城隍庙盖在城外
在胶州,与城隍庙相关的传说主要是“城隍搬家”的故事,此故事有两个版本。
胶州流传着一个民谣:“胶州城真奇怪,城隍爷不住城里住城外”。现在的胶州城隍庙就盖在内城的城西门外边。按迷信说法,城隍爷是阴曹地府的一城之主,其公馆(城隍庙)理所当然应在城里,可为什么盖在了城西门外呢?
版本一:其实胶州的城隍庙当时也是建在胶州城里,颇受胶州民众的尊重,但只因一时贪心,经不住钱财诱惑,而毁了城隍爷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相传胶州城中有张诚、李实两位先生,有一次张诚借了李实两吊钱,到了年底李实找张诚讨账,张诚正好囊中羞涩,最后只好赖账。双方争论到最后,决定第二日到城隍庙讨论公道。当天晚上,张诚心虚,只好买了两刀烧纸,备了些水果点心,偷偷到城隍庙磕头、祷告,并说:“我并非有意赖账,实在囊中无钱,才出此下策,明天来此磕头赌咒,千万请城隍爷保佑平安,小人在此献上银钱若干”,说罢即把带来的纸烧了。
第二天清早,李实约了张诚来到城隍庙,两人磕了头,并进行了赌咒,李实说:“如果张诚还了我钱,我昧心说没还,请城隍爷叫我出此门磕断腿”。张诚见状随即也说:“我如果赖账不还,请城隍爷叫我出此门磕破头”。结果两人出城隍庙大门时,城隍爷暗使法术叫李实磕在门槛上,把腿磕断,从此李实又冤又气,大病不起多年。
后来李、张二人和好,李实知道事情原委,于是借助酒劲,即去了城隍庙,手指城隍爷神像破口大骂,让城隍赶快滚出胶州城里。据说当时城隍爷神像脸面红紫,汗珠大如豆粒。从此每天清晨城隍爷神像就自己跑到胶州城西门外之处,众人见了此景都很奇怪,随即找人抬回庙内后,第二天清晨,城隍爷神像又在城西门外了,此事接连发生三天。最后城隍爷现灵托梦给胶州城内四大财主,说明其情况后,令其筹资在城外重盖城隍庙,于是人们就在现在地址重新建了城隍庙。这个版本是高绪良老人搜集的。
版本二:此版本来自沧口原华新纱厂老人刘淑英口述,内容略有不同。据说,当年胶州城隍庙确实盖在城里,一日,当地的一个长工和一个地主发生纠纷,地主无赖,让长工一辈子在自家打工还钱。长工怒不可遏,和地主相约在城隍庙谈判。当晚,地主到城隍庙祭祀了城隍,“明天我和长工跳城墙,求您慈悲,保我平安,让长工摔断腿。”第二日,两人真的要跳城墙,长工自以为理在自己这边,于是鼓足勇气跳下去,结果真的摔断了腿。大家都知道长工的冤枉,于是火气更大,决定到县衙门理论。
原来,县官当晚就埋伏在城隍爷身后,他知道事情的原委。在他的审判之下,财主很快画押招供,拿到口供的县官来到城隍庙,对着城隍爷说:“呸,贪官污吏!亏你还有好名声,还有脸在城里见我?”
就这样,第二天人们一看,怪,城隍庙空了,大家左找右找,才知道城隍爷搬家到城外去了。于是大家又把他搬回来,可搬回来他自己又搬出去,如此这样好几次,大家干脆在城外盖座庙让他住算了。
特约撰稿 田野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 、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推荐
出租体检,重点查“计价器跑得快”日前,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从交运温馨的士了解到,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运,交运上百辆出租车按规定到萍乡路参加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