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闲谈端午起源

攀枝花日报 2014-05-29 04:57 大字

□陈建文

“端午”亦作“端五”,属我国“四大传统节”。“端”与“初”同义,故称“初五”;而“五”与“午”相通,依地支算,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又叫“端阳”。端午的月、日皆为“五”,又可叫“重五”和“重午”。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龙日、女儿节、龙舟节等。 

端午节称谓多,表明端午起源的说法不止一个。譬如祭屈原、迎涛神(水神)、恶月恶日驱避等。

祭屈原说流传最广,也有说法是迎“涛神”。此说盛行于江浙,言端阳就是祭奠忠臣伍子胥被“鸱夷浮江”。

子胥名员,本春秋楚人,却成吴国重臣。其祖父及父兄,俱为楚大夫。延及楚平王,残暴荒唐,疑心太子,子胥父兄受牵连而死。子胥逃吴,途经昭关(今安徽含山县),见重兵把守,进退两难。幸遇扁鹊徒弟东皋公搭救,但仍无过关的计谋,使子胥一夜愁白了头。京剧《文昭关》,就演的这一段。子胥青髯宝剑,武生打扮。一段未唱完,就换了三口髯。那段“二黄慢板”,幽咽婉转,凄怆惨然,摘抄半段:“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实指望到吴国借兵回转,谁知昭关有阻拦。俺伍员好一似丧家犬,满腹的冤屈向谁言?我好比哀哀长空雁;我好比龙游在浅沙滩;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到如今夜宿在荒村院,我冷冷清清向谁言?”杨派老生嗓音宽厚苍劲,做功老练沉稳,十分符合剧中人的心情与处境。而子胥满头白发,使东皋公顿悟出过关之法。

后子胥助吴公子登基,借吴灭楚,报了杀父之仇。再后,又助吴破越,子胥谏吴王“宜将剩勇追穷寇”,夫差却被西施所迷,诸事不理。还听信谗言,赐死子胥于“属镂剑”。并在五月端阳,将子胥遗体,盛以鸱夷(皮麻袋),绑石投江,名曰“鸱夷浮江”,就是装进麻袋沉河塘。传说子胥冤死后,则化为“涛神”,保佑沿江吴人。吴人怜一代忠臣,死于非命,便为他立祠江边,名曰“胥山”。可见百姓的淳朴良善。因子胥“鸱夷浮江”乃五月端阳,故江浙人认为,端阳就是悼念伍子胥被“鸱夷浮江”。

巧极,据《史记》,为勾践复辟立下大功的文种,最终也是被越王赐死于“属镂剑”;为国不惜献身的西施姑娘,竟被王后定为“亡国尤物”,用麻袋装入,同子胥样,“鸱夷浮江”。这事,墨子记得详,他在《亲士篇》,不禁感叹其可怜:“西施之沉,其美也”。

范蠡大夫倒聪明,助越灭吴后,别人皆弹冠相庆,他则单身归隐——传说他与西施同行。但《史记》却这样记载范蠡那段经历:“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翻译就是范蠡乘小船,飘流江湖,一路改名换姓,到齐国,竟改叫“皮麻袋的皮”——聪明的范蠡,改的名为何这般生僻?还颇不吉利?且暗示冤死的伍子胥。

新闻推荐

“花香谷”里看民生

□本报记者王悦良5月25日,记者在位于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的“普达·花香谷”新村安置点看到,25幢安置房沿着缓坡,依山伫立。漂亮的外墙、结实的框架结构、不断完善的房内外设施……市委、市...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闲谈端午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