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去哪儿了”是个法律问题
黎青 作
3月17日是安徽省五河县城关镇养殖大户衡巧仁、王雪梅夫妇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两人接到城关镇副镇长胡从跃的通知,要他们去镇里“见领导”,结果领导没有见到,回头发现自家养猪场已被拆毁,193头良种猪不知去向。“这可是我们的命根子呀,有的母猪带着小猪仔,很难养活的呀!”王雪梅眼泪汪汪地说。(《新安晚报》4月10日)
要见衡巧仁夫妇的领导去哪儿了?193头良种猪又去哪儿了?明眼人一看便知,所谓“见领导”就是一个幌子,目的是把他俩骗开,以便对养猪场实施强拆。至于193头良种猪的去向,肯定不是它们自个儿四散逃离,而是被拆迁人员运走了。事实也是如此。据调查,这些猪被转移至一家屠宰场内暂时饲养。
堂堂镇政府的副镇长,居然对老实巴交的农民使用诈术,手段何其下作!农民养猪不仅防火防盗还要防领导,这是何等讽刺!拆迁也许是镇里的“发展大计”,但是不能把人家的东西毁了,不能把人家养的猪扣起来。这些都是衡巧仁夫妇的私有财产,法律上明文规定,公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际上衡巧仁夫妇很配合镇里的拆迁,去年下半年镇里把这处地方列入拆迁计划,今年春节期间衡巧仁夫妇就低价卖掉一批猪,剩下的猪打算继续处理——— 多么听话的农民!他们还要怎样做,才能让镇领导满意?
如果这件事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衡巧仁夫妇不能得到合理赔偿,那么他们真有可能被逼走上上访之路,虽然他们知道上访不一定有用,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也就是说,这起“骗拆”事件有可能让五河县城关镇少了一个养猪户、多了一个上访户。常听一些基层干部说,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维稳、截访上,成天为此焦头烂额。不知道他们是否反思过,是谁把原本老实巴交的人逼到了上访路?有多少矛盾原本可以避免,却因为部分官员蛮不讲理、胡作非为而激化? (晏扬)
新闻推荐
平顶山惨案幸存者的惨痛记忆——大屠杀让平顶山村从此消亡抚顺日报记者 孙晓华 孙菊 本报记者 刘阳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碑为了报复抗日义勇军对抚顺矿山的进攻,1932年9月16日,驻抚顺的日军守备队、警察署、宪兵队和炭矿防备队出动几百人,对抚顺平顶山村3000余村民实施了灭绝性屠杀,持续3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