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潍坊日报 2014-04-27 16:10 大字

◎袁训新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到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新的境界。以去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新的起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新热潮在全党全社会迅速兴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集中表达,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大众化和通俗化的特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找到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基层,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推动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进而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一、努力实现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全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当代中国人应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与价值准则,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追求,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都来遵循。社会是由公民个人组成的,每个人秉持怎样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个人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把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教育的目标、内容有机融合起来,体现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和环节之中。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两个群体,要注重把握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从严施教,明辨是非,让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灵中扎根、开花、结果。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坚定每个中国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坚定信仰。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模范引领作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让人们都能时时处处感受到这种氛围,在接受中提高认同感和自觉性。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弘扬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浓厚的舆论氛围,需要强有力的舆论引导,这是所有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正确舆论导向的题中应有之义。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键是要看宣传内容是否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而不是盲目媚俗跟风、片面追求阅读率和收视率。媒体的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都要贯穿核心价值观这条“红线”。要开设好重点栏目,编发重点报道,满腔热情地宣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理直气壮地批评和鞭挞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意识和丑恶现象。要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挖掘宣传身边人、身边事,展示基层实践者的风采,让核心价值观走进人们的内心。要加强策划,组织深度报道、系列评论、人物专访、专题专版,提高引导水平,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传播力和感召力。要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研究、运用、管理好网络,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最大限度压缩网上负面有害信息,打击网络谣言,集聚正效应,汇聚正能量。

三、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要不断深化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向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拓展延伸。要大力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最美人物、潍坊好人评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潍坊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提炼潍坊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形象,培育城市特色文化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全社会共同努力,把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四、让各类文化产品成为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文学创作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作品创作,使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能够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方面,古今中外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古代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忠诚、智慧、正义等核心价值,数百年来不断滋润着中国人的心灵;美国大片、动漫作品反映的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借助其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向世界输出。这些价值观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表层之下,在观赏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作用于人们思想深处。相比之下,我们的文艺作品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渗透力远远不够。去年,电视剧《大掌门》在央视八套播出,反响强烈,其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传统价值理念的坚守引起观众的共鸣。它启示我们,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文艺作品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源泉,创作更多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是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表现。

五、与社会治理和制度法规建设相贯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精神层面,必须贯通到实践层面、制度层面,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不仅党和国家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必须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各项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规章制度,直到多种形式的市民公约、村民公约,都应鲜明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实现硬约束。政治民主、社会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等,这些核心理念都需要用制度、机制来加以保证。比如,践行“诚信”的价值观,就要深入推进诚信制度建设,完善社会征信体系;践行“和谐”的价值观,就要建立完善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等等。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评价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都要进行理顺和完善,与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适应。

六、在坚持不懈的实践养成上下功夫。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最终要落脚到实践上,体现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上,体现到利益得失面前的进退取舍上。关键要不断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吸引群众参与,在参与中受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关于“家风”的调查报道,就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好形式。家风教育对人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定向的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宣传家风,激发起人们传承家庭美德的自豪感,因而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要从具体事件抓起,从小事做起,虚功实做,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连,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必将形成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闻推荐

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

据新华社新加坡11月6日电(记者常勇林建杨)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