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品读《文化苦旅》

攀枝花日报 2013-12-06 05:46 大字

□亓峰

《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千年一叹》,都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因为集子中不仅有秋雨先生一如既往超凡脱俗的韵味、柔婉隽永的文笔,还有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反思。

在《文化苦旅》中,印象最深的一篇要算《道士塔》了。读之,一种巨大的悲愤和耻辱充盈心中,久久不能释怀。当脑海中浮现出外国人把难计其数的文物一车车运走时,我相信每个有志之士的心中都在滴血。让人倍感痛心的是,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上,对比竟是如此鲜明。“王道士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县长稍稍掂出了分量。甘肃学台、金石学家的叶炽昌建议藩台把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在当朝官员不愿意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付出那么一点运费的时候,“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珍藏的宝物,精明的外国人趋之若骛,而当时的官员全然不当一回事,没能形成最基本的保护。于是,“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更可恨的是那该死的“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中国的珍贵文物就这样被外国人以极低的代价运走了。

强烈的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只要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拍案而起。余秋雨先生写到这儿,愤慨了,激怒了,他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但事实已经发生,作家只得无奈地感叹:“我好恨。”“我好恨”,三个字单独成行,力透纸背。作家恨什么?恨王道士为了几块银元而拱手送宝,恨当朝官员目光短浅,恨外国冒险家廉价掠夺我国珍藏。虽然恨的内容作家并没有直接写出,但作家鲜明的爱憎,读者是能透彻地体悟到的,并产生共鸣。

随着文化知识和人生阅历的增多,我对《文化苦旅》的理解也日益加深。余秋雨先生凭借着渊博的文化和史学功底,使文章有了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和厚重的历史。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将“学者文化”特色溶于自然山水之中,寄托自己独有的情思,使他的散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

泡上一杯清茶,手捧《文化苦旅》,在缕缕茶香中慢慢品读,乃一大乐事也。

新闻推荐

暴力死神横行,贺岁档电影为何变得如此“虐心”?

□新华社记者段菁菁在《风暴》中死亡12人、生还1人;在《扫毒》中死亡6人、生还1人,在《无人区》里,死亡9人、生还1人……倘若不明真相,还以为是现实中一幕幕惨烈的事故现场。而这样大规模的暴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