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不能任由“假日拥堵”“堵”下去

德阳日报 2013-10-09 02:21 大字

■新华时评

刚刚过去的长假,给人“添堵”的新闻不少:九寨沟景区发生游客滞留事件,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杭州西湖断桥客流量爆棚,整座古桥只见人影不见桥面;还有长城、故宫、三清山……有网友在微博上慨叹,到处是“人人人人人人人”,豫园的人比包子还多,连法海都被挤到西湖里去了。

一个长假就让各地露了“怯”。从1999年国庆节第一个黄金周以来,假日景区拥堵就不断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十多年过去了,假日景区拥堵不但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反而又加上了高速公路拥堵。在高速公路上散步、遛狗、健身的新闻屡屡发生,撞击着人们的眼球。

国家旅游局在这个假期内曾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当景区游客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要果断采取有力措施,按照预案要求,加强游客流量控制和疏导,避免发生大的问题。并提出各旅游景区“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认真有序地做好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防止发生大面积游客滞留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这一通知得到有效执行。听任拥堵不治理,反映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惰政”思维和唯利是图的心理:拥堵,只要不出人命,就事不关己。对地方政府和景区而言,人来得越多越好,来得越多,门票卖得就越多,收入就越高,全不管黄金周已然变成了“黄金粥”,而游客的旅游收益大打折扣。

拥堵不是不治之症,只要肯用心,是有招可寻、有法可治的。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比如,上海今年在外滩发明“开关式”过马路,由民警组成人墙控制人流,效果明显。

当然,这仅是治标之策,还有更多治本之举亟待推开,比如强制推行带薪休假制度,缓解长假集中出游压力;比如建立全国统一的预警机制,像天气预报一样每天发布各景区“人气指数”,预估客流数据,提前调节客流量,等等。

根治拥堵是群众呼声,也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听任拥堵,则是漠视群众利益。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铺开。真心希望各地政府和景区,把解决拥堵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的切入点,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拥堵问题。人们不愿再看到长假拥堵一年一年成为常态。 

新华社济南10月8日电

新闻推荐

“拖字诀”让龙华政府公信力无存

□彭忠富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羊台山脚下,两栋旧厂房内不时传出朗朗读书声,这里是龙华新区大浪社区一所民办小学——横朗小学所在地。8年前,为修市政工程,这所学校被临时安置在这里。拆迁之初,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