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群体命运 直击中国城市化软肋留守中国□刘旦 等/著
外婆走不进他的内心世界
“抱得太紧,舍不得放手”是农村留守老人对孙子(外孙)普遍存在的状态。如今的农村相当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家里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老人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极度关注孩子的安全,坚持上学、放学按时接送,终日诚惶诚恐,生怕出半点差错。
由于文化程度低,老人们无法辅导孩子做功课。对孩子学习上放松要求,生活上百依百顺,导致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比较差。
贵州红板小学校长夏维贵说,老人们都是大字不识几个,根本就无法教授孙子孙女,而他们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的吃住问题。红板小学尽管只是一个行政村小学,但因该村面积较大,最远者徒步上学需要两个小时,很多学生中午没有办法吃午餐,只能饿着肚子。
红板村的刘万奎老人,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写出来,他说自己急了的时候也会打孩子,孩子的学习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帮上忙。他用自制的烟斗,大口地抽着旱烟。
2009年5月10日中午,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三小学校接送孩子的家长或坐在校门口的石阶上,或站在校门口,不时看着手表。临近12点,下课时间快到了,校门口的人越聚越多,直逼百人,将校门口堵得严严实实。人们注意到,在这支规模庞大的接送大军中,满头银发的老人约占90%。
媒体的报道中这样写道,13岁的巴州区四小六年级学生李萍萍,父母双双去新疆打工,把她留给爷爷奶奶照看。李萍萍学习成绩非常好,常常排名在班级前三名,父母外出打工后,她没有以前活泼开朗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于爷爷奶奶来说,孩子能吃饱穿暖,不出大事就行了。“农村孩子有几个上大学的?考上了我们也供不起,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李萍萍奶奶的“教育”对她产生了极大影响。“奶奶说,不上大学一样能打工,能赚钱”,李萍萍说。
“爸爸妈妈快一年没回来了,过年时也没回来。”11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张敏提起狠心把自己留在农村的爸爸妈妈,眼泪直往下掉。奶奶不识字,年龄大家务负担重,根本谈不上在学习上对张敏进行辅导和监督,且动辄打骂。“奶奶有时也看着我学习,但有一次我脑子里想妈妈,把书拿反了,奶奶看到书上的人头朝下了,给了我一巴掌。”张敏说。
13岁的蒋建军来自巴州区玉山镇,在巴州区十一小读五年级,爱提问题,成绩也好。10岁那年,蒋建军的爸爸妈妈到上海打工去了,把他和弟弟交给外公外婆抚养。“去年开始,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听话,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讨厌与人交往。他爸爸妈妈每次打电话,他连电话都不接。也不晓得这娃娃是咋想的?”蒋建军67岁的外婆不解地说,“家里有吃有穿的,他还有啥不满意呢?”
“他是班上最忧虑的孩子,成天心事重重的样子。在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言,也不爱跟同学说话。”蒋建军的班主任李老师说,“这可能是隔代教育的弊端。孩子多年来和父母交流沟通少,67岁的外婆除了给他做饭洗衣,不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怎能好好地教育他呢?”
2012年3月22日,陕西周至县终南镇庞仁堡村的任丽丽给两个一岁半的双胞胎女儿灌下毒药后,服毒自杀。两个孩子最终抢救生还,任丽丽撒手西去。
新闻推荐
作者:倪洋军黎青 作1月18日,北京昌平沙河镇踩河新村村民举报称,村委会主任在孙女满月之际大摆流水席,全村村民几乎都来随礼金。记者调查了解到,1月18日晚和19日晚,前后两天的三拨宴席共计80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