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他们体现着社会应有 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追求 ——基层干部群众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的感言寄语

德阳日报 2013-08-26 02:27 大字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不仅为自己敬佩的道德模范候选人投出郑重的一票,还为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所感动和鼓舞,以各种形式抒发心中敬意,认为“他们体现着社会应有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追求”。

上海市邮政公司普陀区曹杨新村支局邮递员叶其懂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从事邮政投递工作14年来,他累计投递信函160多万件、报刊120多万份、包裹5400多个,妥投率100%,并使2200多封“死信”、500多个疑难包裹得以“复活”。

在88岁的华东师范大学词学家马兴荣眼中,叶其懂是个可爱的“小朋友”,也是个“学问家”。“小叶,好小伙,真不容易!那么多年始终如一,脚踏实地勤恳工作,是一名好党员。其实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一个人,无论做什么,能用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就是一门大学问,小叶做到了。”

上海市普陀区社会福利院原院长孙元生说:“很多像小叶这样的道德模范候选人,大都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们细心、耐心,像对待亲人般照料周围的群众,犹如涓涓细流淌进了干涸的心灵,他们成为期盼真情的人们得以倚靠的精神拐杖。”

来自乌蒙山区深处、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鸡场乡鸡坡村核桃寨的农民杨文学,捐出自己8年在贵阳打工、用“背篼”帮别人背东西积攒的十几万元帮助村里修路。杨文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他成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后,村里人无不为之感到骄傲。

核桃寨村民杨友明说,祖祖辈辈都梦想有一条出寨子的路,让我们不用运什么东西都靠人背。杨文学把修房子的钱捐出来修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和他一起干?现在全寨子的人都在学习杨文学,有的出钱,有的无偿上工,力争早日把这条路修好。

毕节市七星关区青场镇党委书记唐凌宇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贵州要冲出经济洼地,必须构筑精神高地。杨文学身上反映出来的无私奉献、艰苦拼搏精神正是当前贵州后发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动力。

同样作为志愿者,黑龙江一家公司员工刘舒觉得,自己与道德模范候选人洪润浩相比还差很多。“润浩帮扶农民工子女,更多的是依靠志愿者个人的力量,而我们身后还有公司和社会机构的支撑。”刘舒说,她和同事、身边朋友每年都会组织农民工子女进行社会实践,不仅在学习上帮助这些孩子,也在健全人格、心理成长等方面给予关爱。然而,与洪润浩成立农民工子女业余学校相比,自己的志愿服务有太多社会资源支撑,希望有更多的组织和志愿者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关爱农民工子女。

“选择在这里工作已经很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他和同伴们都能坚持下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大二学生李晓彤说,作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刘磊和海南鹦哥岭青年团队选择远离都市,与青山为伴,这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工作态度,就是对敬业奉献最好的诠释。

今年7月在海南鹦哥岭实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李晓彤感触颇深,只有爬了山、出了汗才知道,守护鹦哥岭的选择是多么艰辛和伟大,“刘磊为事业牺牲浮华、为理想乐于奉献,这是当代大学生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文明办主任林超先说,刘磊及其同事不仅为海南的生态保护作出贡献,还带动鹦哥岭周边的黎族同胞提高保护生态意识,发展林下经济脱贫致富,这正是广大青年和干部沉下身子到基层,投入一线建设,在基层创业干事的典范。”

新闻推荐

突出“五重点”力保“两节”食品安全

(记者杜晓鹏)2013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将至,为确保全市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全力保“两节”餐饮食品安全。针对“两节”餐饮消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