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正在调查”,神一样的万能回复 □邓海建

攀枝花日报 2013-08-01 06:22 大字

“正在调查”越来越成为一些部门回应舆论监督的“万能回复”。日前,记者追踪此前备受关注的河南宋基会巨资建设“宋庆龄雕像”、“连霍高速义昌大桥爆炸垮塌”责任认定等焦点事件,发现几乎都处于“正在调查”期间,甚至时隔数月也没有结论。

失职渎职的吊诡、寻租暗箱的悬疑,丝丝扣扣,如果就这么被时间轻悄悄翻过去,不啻于对真相与正义的一种背叛。因此,实名举报再热烈、李某某案再一波多折、极端事件再吸引眼球,我们还是要追问那些曾同样被网友“围观”的公共事件。

焦点事件仍“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拆的拆了、查的查了,就是不见真相。巨资建设的“宋庆龄雕像”未完工又遭拆除,相关部门始终以“仍在调查”为由拒绝透露更多情况;湖南“镉大米”调查了5个多月,甚至6月中旬再度“东窗事发”,相关方面依然“无视”媒体追问;连霍高速公路河南段义昌大桥发生爆炸垮塌,早已被认定为一起涉嫌严重违法生产、违法装载、违法运输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相关责任人的认定和追究却迟迟未予公开……

老百姓形象地称上述新闻为“烂尾新闻”,网络上给出的“神解释”是这样的:地方处理热点事件“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面对这些棘手问题,地方部门“不想查,不敢查,不愿查”,就算迫于网络压力,表了态、道了歉,甚至罢免了责任人职务,也只是一种“消极应付”,一旦公众视线转移,下文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无非说明:一是千万不要迷信舆论监督的力量,监督不等于问责,更不等于一定能揪出真相。碎片化传播、情绪化关注,很容易被“事主”掌握规律,一旦姿态好了、语音柔了,你就只有继续干等的份儿了。二是公共事件的走向,还是掌控在有关部门手里,一旦没有“主要领导重视”,真按程序走,还得等到“猴年马月”。

有些事情,你希望它快点,却迟迟难有论定;有些问题,你希望它慢点,却早早盖棺定论。等到“围观者”精疲力竭、轰然散去,“尚在调查”的说辞,谁又会来真的负责呢?

(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攀煤公司培训新入职大学生

本报讯(袁雪梅报道)8月5日,攀煤公司对201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进行入职培训,55名大学生将参加为期7天的业务技术培训。据了解,一直以来,攀煤公司重视对新招聘大学生的培训工作,与往年培训工作相比,今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