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牢记病患在心间,牢记病患在心间

临邑报 2013-07-23 00:44 大字

□赵峰 田莉莉

刘军是二太平刘庙村一位普通的农村青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妻子温婉贤淑,一双儿女活泼可爱,全家人其乐融融。看着眼前的幸福生活,不善言辞的刘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张家君大夫却给了我第二次生的机会!要不是他的帮助,我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啊……”

事情还得从20年前说起,1993年的一天,年仅21岁的刘军遭遇车祸,因脑出血连续昏迷5天,生命垂危,专家集中会诊后,大夫给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时任沙河卫生院大夫的张家君恰巧到医院办事,拜访老朋友的时候他听说了刘军的事情。凭借医生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尊重,张家君请求朋友带他到病房看望一下刘军。通过观察,张家君发现病人呼吸还算平稳,“这孩子还有希望啊!咱请济南的教授来救救这个孩子吧!”张家君对刘军的主治医师说。“能请来济南的教授最好,只是我们这边接不上头啊。”主治医师说道。“济南专家我去请,救人要紧!”张家君的话掷地有声。

听说素昧平生的张大夫要给自己孩子请济南的教授,刘军的父母扑通一声跪在了张家君的面前,泣不成声。张家君搀扶起这对朴实的农民夫妇,“你们的心情我理解,咱现在得抓紧时间,别的话不用多说,我一定全力以赴!”说着,张家君代表家属联系事故责任方天津某泡沫厂,泡沫厂以没钱为理由推托责任,张家君厉声说道:“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有什么困难你们先克服。眼下最要紧的是你们出钱出车,咱到济南请教授,晚了,就来不及了!真出了人命,你们拿多少钱也白搭啊!”听了张家君的肺腑之言,泡沫厂责任人立即安排车辆,张家君和刘军的父母一起赶往省城。

赶到省立医院已是中午12点,张家君找到有过交情的省级外科专家何守俭教授,他紧拉住何教授的手,恳请他来救人。在他的再三恳请下,刚刚下班还未回家的何教授跟他们一起坐上了车。赶回临邑后顾不上吃饭,何教授仔细查看患者病情,马上通知医院准备手术台,进行了手术。手术顺利结束,何教授拿着刚刚取出的堵塞在患者血管里的五块血块,说:“如果再迟上半小时,孩子的性命就保不住了!”刘军的父母在感激何教授的同时,不住地说着感激张家君的话:“如果不是您及时帮忙,我们就再也见不到儿子了。”刘军痊愈后,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家三口给张家君送来了锦旗。“孩子太年轻了,我不能看着他就这样走了。锦旗我留下,其他的就不用了,孩子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张家君如是说。

像这样热心帮助别人的事情,张家君还做了很多。为孤寡老人送医送药上门、为患者垫付医药费、从卡车边抢救下遇险儿童、帮助患者筹措资金治病等等,不胜枚举。1999年,原石化厂一名职工9岁的独生子上房玩耍,不慎从房上摔下导致昏迷不醒,生命岌岌可危,孩子的父母不在现场,围观的众人谁也不敢动。下班回家的张家君见此情况,不顾众人的劝阻,又叫来邻居一起骑自行车将孩子送到医院,并为孩子交了住院押金,协助医务人员积极进行抢救。次日凌晨,孩子脱离生命危险,张家君的热情相助又保住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临盘街道刘庙村80多岁的王义彬老人来院看病,家中老伴病故,没人照顾。张家君了解情况后,主动担负起照顾老人的任务。替老人穿衣穿鞋、搀老人上厕所、扶老人去病房、帮老人拿水买饭、洗衣服,他像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精心呵护着老人的健康,老人逢人便说:“张大夫是个好人,他就是我的亲人。”

新闻推荐

兴隆镇:在协同发展中崛起的靓丽小城镇,兴隆镇:在协同发展中崛起的靓丽小城镇

在兴隆镇土马河畔,一个现代时尚的居民小区——溪林文苑悄然建成,搬进新居的居民,望着碧澈的河水,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过着城镇的生活,享受满满的幸福。近年来,兴隆镇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以发展城镇为抓手,以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