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守护生命 —— 攀钢职工总医院抢救“8·29”事故伤员记

攀枝花日报 2012-09-04 08:11 大字

□本报记者 杨荟琳文/图

从8月29日19时12分离开家到9月2日12时,攀钢职工总医院烧伤整形科鲁护士长一直坚守在医院值班。

4天时间里,鲁护士长和烧伤整形科的医护人员一直在忙碌着——尽全力救治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伤员。

一场护卫生命的行动正在进行。

2天的心灵对话

“放心,你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有信心,你也要有信心!”

9月2日10时30分,在攀钢职工总医院烧伤整形科的病房内,鲁护士长一边为11床的伤员按摩背部,一边和他聊天。

“好。”这名伤员声音沙哑,回答十分简短。

“我们现在需要鼓励伤员适当地多说话、多咳痰,这样才有助于治疗。”鲁护士长告诉记者,刚入院时,11床的伤员除了配合治疗外,不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为了能够让伤员开口说话,她下了不少功夫。

“你有什么需要就和我们说,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你治疗。”每天,除了对伤员进行专业护理外,鲁护士长都会抽出半个多小时与11床的伤员交谈。

“谢谢!”9月1日上午,这名伤员对着正在为他做护理的鲁护士长说出了住院以来的第一句话。虽然只有两个字且声音不大,但鲁护士长却格外高兴。从闭着眼睛不愿交流到说出第一句话,鲁护士长整整花了2天时间。此后,这名伤员只要看到医护人员和专家来到他床前,都会说声“谢谢”。

“目前,这两名伤员的生命体征已经基本平稳,身体各项指标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参与救治的烧伤整形科副主任黎凤鸣介绍,烧伤科共收治了3名伤员,身体有不同程度的烧伤。通过专家和医院有关负责人的会商,已为3人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安排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每天24小时轮流照看。目前伤员的情况已经逐渐好转,现在正为他们进行体液补充,待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医院将为他们实施手术治疗。

ICU内的坚守

“快看,他的眼皮动了一下!”9月1日9时13分,攀钢职工总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内传出消息,这让现场所有当值的医护人员精神为之一振。值班的ICU重症监护室主任欧平华赶紧走上前确认,随后走出病房……1个小时后,欧平华带来了一个消息,经过专家组会商,基本确定该名伤员已经从深昏迷转为浅昏迷。 

“8月30日凌晨2时30分,这名伤员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时已陷入深度昏迷。监测仪器显示,他的生命体征指标非常不稳定。”欧平华至今记得生命监测仪上的数据。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他和ICU的所有医护人员开始了对这名伤员的生命守护。

9月2日12时,在攀钢职工总医院ICU病房外,记者透过玻璃窗看到,生命监测仪器上显示伤员的氧饱和度、心跳、呼吸频率分别为21、115、98%,一切正常。

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工作,加上角膜炎的影响,9月1日上午,欧平华眼睛出现红肿、疼痛和恶心等症状。但为了患者,他仍然坚守着。

像欧平华一样,攀钢职工总医院的其他医护人员也一直坚守着,记者在采访时看见,副主任易慈英不停地进入病房向护士询问伤员病情,医务部部长黄明菊来回协调医疗物资,护士们写病例、核对医嘱,紧张而忙碌。

“救治病人不是我们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的整合。”易慈英告诉记者,医院共收治了5名病人,其余4人生命体征已基本平稳,在ICU的这名伤员目前仍昏迷,属于重危病症患者,救治难度较大。但医院和专家一定会尽全力救治,一方面继续创造各种条件让伤员脱离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另一方面实施各种脑保护处理和促醒措施,争取让伤员早日清醒。

新闻推荐

巷道内障碍重重 巨石下挖洞前行

本报讯(记者谭建红王卿)9月5日,记者从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了解到,当天,抢险救援队员与煤矿工人打通了距离井口2000米左右被巨石阻碍的巷道,并按新方案搜救。5日18时...

 
相关新闻